第884部分 (第2/4页)

银气体进入。

而听到秦宇这么说,那四位供奉首先摘下了脸上的防毒面具,因为他们也是玄学界中人,自然知道阵纹的存在,也知道秦宇说的应该是真的。

四位供奉摘下了面具,开始还是小心的呼吸,不过到后面,却是大口大口的呼吸起来,这种畅快呼吸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王教授三人看到四位供奉摘下了面具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当下也摘下了面具,开始呼吸起新鲜的空气来。

而在这七位还沉浸在呼吸的美妙中,秦宇却是走到了那座古朴的大钟面前,这是一口青铜古钟,上面刻着一些铭文。

除了这些铭文之外,秦宇还发现了,在钟的另外一面,有着八卦图案,这让秦宇有些好奇起这口钟的来历了。

“这是一鼎重器啊。”

在秦宇观察这钟上面的八卦图案时,齐教授却是指着那些铭文,惊叹的说道。

青铜器,国内公认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有铭文的,一个是没有铭文的,一件相同的青铜器,有铭文的和铭文的,价值是天差地别。

当然,有铭文的青铜器,也都是国家规定的重点文物,那些收藏家就是也只敢偷偷摸摸的收藏,绝对不敢拿出来示人。

“这些铭文……”

齐教授情不自禁的用带着手套的手,去碰触那古钟上面的铭文,青铜器他见过,甚至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他也见过,但是一口这么大的钟,上面还刻满了铭文,他从来没有见过。

“噹!”

然而,就在齐教授的手碰触到铭文之上时,这古钟却是传出一声悠悠的钟声,钟声一响,众人就感觉脚下一动,三位教授差点齐齐摔倒,也幸亏那四位供奉眼疾手快,扶住了三人。

“这是怎么回事,这船?”

王教授三人脸上露出惊骇之色,而秦宇却在这一刻,眼中放着精光,因为他终于知道船上的这口钟是干什么用的了。

当齐教授的手碰触到钟上时,这钟便响了,而随着这一声的钟声,这船却是前进了那么一点距离,虽然很快就再次停住了,但却依然是被秦宇发现了。

“看来,这船要开动,就必须要敲响这钟声。”秦宇朝着众人缓缓说道。

“敲钟就可以让船行走?”王教授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说,直接是一个弯身,钻进了这古钟的下方。

“没错,果然是它,看来那记载是真的……”

王教授钻进古钟的举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而王教授在古钟内激动的话语,却是让得众人明白,这王教授,应该是知道这古钟的来历。

许久之后,王教授终于是从钟内钻出来了,不过目光始终都是落在这古钟之上,带着迷恋和震撼之色。

“王老师,您知道这口古钟的来历?”齐教授开口了,他知道,这话由他问出口是最合适的。

“这十几年来,我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秦始皇陵墓上面,只要是和秦朝有关的文献文物发现,我都会亲自去看看,而在十年前,故宫收藏了秦朝一位王侯墓室出土的文物,其中就有一份文献,而我看过这份文献,在这份文献上面有这么一个记载。”

王教授慢慢给众人讲述了那文献中记载的事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海上,而当时身边便有术士徐福,徐福告诉秦始皇,在这东海之上,有着神仙居住的岛屿,到之可求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大喜,便令徐福出海,只是,海上多风浪,而且路途遥远,恐怕还未到神仙居住的蓬莱仙岛,便以被大浪吞噬。

为此,徐福向秦始皇提了一法,用此法所造之船,可以不惧风浪,不惧海怪,而且还不需要人去划桨,船会自动前行。

而按照徐福所说的造船之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造一口钟,这口钟不是普通的钟,首先,要收集万家之铜铸造,重达六吨,钟的外面刻有八卦和祈祷龙王的铭文贺词。

钟的内部,则是刻有江河大海,以百兽之血为河流,以百树之汁为湖泊,祭拜百日,如此方为铸成。

按照那书上的记载,钟成之后,东海咆哮,巨浪滔天,淹没了附近的大片村庄。

不过,徐福解释说,这是因为,此钟有镇海怪风浪之神通,这些海怪害怕了,所以才会卷起海浪报复,而只要敲响这钟,这些海怪自然会乖乖退去。

一声钟响,海怪皆惧;二声钟响,风平浪静;三声钟响,乘风破浪,日行万里。

而此钟,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