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2/4页)

四十步,三十步……随着角斗士冲近了罗马人排出的盾墙,后方的罗马军官开始下达攻击命令。第一横列的标枪兵马上开始助跑,踮起脚将标枪高高地抛出,抛出标枪后,便猛地一拉标枪后方的绳索。

“噗!”一个正呐喊着奔跑地角斗士,突然发现眼前出现了一个黑点,一支标枪直接命中了他的面门,旋转着的标枪从他的嘴巴穿入,后脑透出,大半的金属长杆都滑出了他的后颈,然后插在他身后的草地上,直接将他像叉烧一样钉在了地上。

“啊!”不远处的一个角斗士比他的这位同伴更加倒霉,一根标枪贯穿了他的大腿。虽然这种伤势不会马上致命,但是从这个倒霉蛋大腿上纷涌而出的鲜血看来,他应该被锋利的枪头捅断了腿上的大动脉,在正在战斗的战场上,这种伤势就意味着死亡。

幸好,角斗士起义军并非正规军队,他们虽然没有战斗的阵型,但是零零散散地冲锋队伍也让罗马人投掷的标枪威力大减,只有二十余个角斗士在这轮投掷的标枪中阵亡。

实际上,卢修斯虽然因为尼奥斯的原因,受到了巴达克斯的威胁,不得不派出罗马军队帮助巴达克斯抓捕叛乱的角斗士,但是卢修斯却利用巴达克斯不懂军事,在派出的罗马军队上留下了致命的破绽。

在斯巴达历197年,罗马执政官玛里乌斯(马略)针对当时的罗马军队兵源匮乏等弊端,实行军事改革:取消兵役财产资格的规定,军队的给养、武器装备由国家供给,加强军队训练。这一系列的改革让罗马军队逐渐由实行义务兵役的国民军变成了职业军队。

不过,虽然取消了兵役财产资格的规定,实现了军队装备的标准化,但是罗马军团的大队编成却并没有改变,一个罗马军队一般由三部分的士兵组成,青年兵、壮年兵和后备兵。

青年兵比较年轻,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年纪在24岁以下,一般情况下,占军团总数的30%,壮年兵一般年纪在25…35之间,是罗马军团的核心主力,一般占到军团总数的50%,还有15%的后备兵和5%的骑兵以及其他兵种。

实际上,罗马军队最为精锐的不是壮年兵,而是只占15%数量的后备兵,这些后备兵全部由年纪在35岁以上,45岁以下的老兵组成。这些老兵军旅经验极度丰富,战斗意志顽强,一般以传统希腊重步兵的姿态上阵,装备板甲、长矛和方盾。

后备兵为军团的后备队,一般在战斗不需要他们时,单膝跪着休息。只有在战局僵持不下与军团撤退时才用得上这些老兵,所以古罗马谚语:“投入后备兵!”即意味着到了紧急关头。

庞贝城在和平时期是不能维持大量军队的,即便是卢修斯这个庞贝城总督,在没有得到元老院的允许之前,他也不能组建除常备军以外的罗马军团,否则就属于叛乱。虽然庞贝城只有2000常备军,但是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后备兵,其中只有几个百人队是轮换训练的青年兵。

在巴达克斯庄园事件暂时没有被当成奴隶起义时,卢修斯就算帮助巴达克斯击败了起义军,他也得不到元老院的嘉奖,更不能当成是自己的政绩。所以这个时候的卢修斯更加盼望起义军可以击败自己派出的这支缩小版军队,这样的话,“奴隶叛逃”就真正被其他贵族认可为“奴隶叛乱”了。

虽然卢修斯因为尼奥斯的泄密,被巴达克斯威胁,担心自己名誉受损,而被迫派出三个百人队帮助巴达克斯镇压叛乱,但是他却留了一个心眼,他派出的这三个百人队全部都是青年兵,连他们的军官也是没有经历过实战的罗马青年贵族。

不懂军事的巴达克斯,看到卢修斯派出了三个武装到牙齿的百人队来帮助自己,当然也就无话可说。不过谨慎的巴达克斯,还是动用了巴达克斯家族在庞贝城内的一些资产,雇佣了两百名佣兵,加入到这次的起义镇压中。

起义军的角斗士们在经过了一波标枪之后,已经冲到了盾墙的前面。面对厚实的盾墙,搏斗经验丰富的角斗士们有点老鼠拉龟,无处下手的感觉,他们以往的角斗对手可不会装备这种大型塔盾,而且还无法绕后。

角斗士的迟疑并没有给罗马人造成什么困扰,在塔盾与塔盾的缝隙间,罗马人开始用长矛和双刃战剑来招呼角斗士。

罗马人装备的双刃战剑和长矛本来就比角斗士装备的角斗短剑要长,有着塔盾的掩护,角斗士们纷纷惨叫着倒在罗马人的屠刀之下。

随着后方罗马军官中规中矩的作战命令,罗马战阵的两翼士兵们,开始拔出插在地上的塔盾向起义军队伍的后面穿插,他们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