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寂空寺与什锦面 (第2/2页)

美景虽美,却不抗饿。到了午时,肚子叫了一路,叶蓁蓁决定先安抚自己的五脏庙,便去了斋堂。她们去的有些迟,斋堂门口已排了一行人等素什锦。

寂空寺的素什锦是浇头,香客自己选面或是饭,还有粥,都只要五文钱一份。叶蓁蓁喜欢吃面食,而斋堂用的苏式面,纤细筋道,韧性十足,她更是喜爱。苏式面不能煮久,火候很重要,煮久了面软趴趴的黏在一块就不好吃了。

斋堂煮面就一个炉灶,上面架着口大锅,大锅四周钉着竹条,竹条上架着捞面的竹篓。负责煮面的小和尚动作麻利,将面投入到煮沸的水里,又迅速将隔了两三个的竹篓捞起,把面放进清汤里再递给另一个小和尚。一个接一个的煮面又捞起,顺序丝毫不错,时间算的刚好,面汤也没有洒出来。

叶蓁蓁盯着自己的那碗面到了另一个小和尚的炉灶前,他舀了一勺素什锦便示意她可以端走了。

她找到位置坐下便开始吃,先不要将素什锦搅散,而是从面中间夹。细面加上素什锦满满一口,细嚼慢咽感受细面的滑韧和素菜的清新。再喝一口面汤,感受汤底的淡雅。就是为了这口汤,才不要一来把素什锦搅散。

苏式面的汤底是一碗面的灵魂,分红汤和白汤,但不论红汤还是白汤都含荤食。寂空寺改了汤底,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