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强两弱 (第2/3页)

好书推荐: 操控武侠 气冲九玄

就是满清大兵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都也得到了更一步的证实,让满清的威势直线拔高!

可就是如此的一支无敌雄狮,在兖州却跟郑军人数还要偏少的步军打的满头是包,消息传出时候不少人都连呼不可能!

那郑芝龙军枪炮犀利不假,守在城堡里十倍之军都难轻下,也是不假。

但郑军再枪炮犀利也是步军啊,平原野战,竟然能击败那么威武的八旗铁骑,这怎么可能?

可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海州、邳州和宿州三州的士绅官僚组团来金陵请命,就已然应证了这一点。徐州城头飘扬的郑军旗号也在应证了这一点。

一时间八旗大败——两万多八旗马军被一万来郑军平地击败的消息风传南北。

在三月初的江南,在三月初的江北,这就是最最火爆的消息,被无数官民诉说着。它就像迅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无孔而不入。

无数人都希望自己的“钻研”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收益,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一场以身家『性』命为赌注的大博弈。

而整个江南,更是有很多人都讨论起了该不该收纳淮北三州的的话题。

赞同派就不需要多说了,反对派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脚。三州都是大明割让出去的领地,现在之所以急着回归大明,原因何在,一目了然。

金陵朝廷纳了这三州是很简单,但会不会因此而叫他们与郑氏交恶呢?

这可是郑芝龙亲自出阵,郑家的世子爷披坚执锐、亲受矢石才拿下的地盘啊。

现在这三州的士绅官僚愿意归明,而不愿顺郑,这与当年战国晚期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的上党之争何其相似?

燕京城内的多尔衮在三月初四的时候就接到了阿济格自归德火速传到的急报,接着就是满清江淮巡抚孙之獬的六百里加急。

——兖州之战清军大败。

孙之獬是因为豪格的支持才坐上了江淮巡抚的位置,但他运气真太背了。

登莱任上登莱丢,江淮任上江淮完。

本来一府五州之地的江淮,眼睁睁的就只剩下两个州了。

可与区区一个孙之獬的笑名相比,这一消息对整个满清的震撼才是更大。

真真切切的一颗大炸弹令整个燕京城一片寂然,比晴天一声霹雳还要让人震撼,一二十万八旗家眷一片失声,正值壮年的多尔衮头上都白了几根发。

“阿济格,阿济格。看他做的好事。我大清威名毁于一旦,毁于一旦。”睿亲王府里,多尔衮气的捶胸顿足,两万多大清铁骑平地里还打不过不到两万人的郑军,那满万不可敌还有什么脸提?“阿济格他该死!他该死!”

这话都道出来了,可见多尔衮有多气。

但再多的怒气也挽不回丢掉的局面了。兖州之败,大清节节攀升的势头戛然而止,如果说之前的大清已经明确的力压明军一头,那么现在的满清就只能与大明平起平坐。

而还没有正式立旗的郑家,地位和影响力本来是要低于大明和大清的郑家,现在却陡然一跃,成为了跟明清并肩的第三强,反而压过了老资格的李顺、大西两家。

多尔衮想到这点,气的就肝疼。

面对着手下文武大员,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态。

那先前阿济格只凭着三万铁骑就掀翻了大明北伐军的时候,他有多么高兴,现在的他就有多么失望。

而且有消息显示,郑家闽地杀来的援军,根本就没在登莱上岸,而是在莱州湾里溜达一圈后,人马直『逼』津门来了!

如果阿济格没有大败,多尔衮面对这个消息时候还能有底气显示镇定,可现在他……,真就要考虑是不是抽调山陕的八旗步甲回援了。

时间流逝的飞快。

阿济格带兵进入归德,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开封,与已经打齐鲁后撤的祖泽润会师。郑军主力也撤回了滋阳,然而大军改驻济宁州,祖泽润自然要退兵了。

豪格接到阿济格的败讯后也利索的从德州城下选择了后退。

多尔衮发起的对齐鲁的三路围攻,至此彻底瓦解。

清廷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济宁州,他们甚至都没精力再去顾及金陵了。只在关中依旧顽抗的李自成军,和津门的郑军,那就叫他们恨不得能生出三只眼了。

郑芝龙在济宁州汇集漕船,那淮安府的明军已经进入了邳州和海州,自然不会在漕船问题上做手脚,所以他顺利的得到了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