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玄门五脉 (第1/2页)

好书推荐: 正义的代价

“玄门五脉形成于先秦时期,那时亦被称为方术或巫术,道教成立后,在道教先贤融合百家之长整理归纳后,成为了华夏文化中影响华人文化底蕴与文化思维的‘玄学’,玄学之术与道教有密切关联,但后来又脱离了道教,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在历经千年洗礼后从未断绝,后来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玄门五脉。” “山之一脉,又称为仙,主要分九类,分别是:养生、饵食、辟谷、筑基、玄典、拳法、符咒、丹鼎、修密,九类之下又分许多小类,譬如养生一术又分为天丹、人丹、地丹三种,天丹是指筑基之法,以静坐养气为主,把人的身体分为天地阴阳五行,引导天地灵炁哺育自身的气,完成一个周天循环的功法,从而脱胎换骨,洗髓伐脉。人丹则重房中术,通过男女欢爱,达到循环气息增强体质,地丹是通过服食药物或者膳食,汲取这些食物中的灵气,帮助自身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要是细说下来,三五个月都讲不完,怎么样,要不我给你详细讲讲人丹之房中术,很刺激的。” 楚千岚有些无语,讥笑道:“你应该改名叫蔡小污。” 蔡小白脸红了一下,“不论是养生,还是其余八大类,都是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修炼己身,以达到羽化登仙的梦想,当然,现在看来成仙是妄想,但提升自身境界,延长寿命却是很实在的。” 楚千岚点点头:“看来修道一途也算是殊途同归,无论是巫还是道,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蔡小白继续:“山字脉我就不细讲了,否则光养生一类,一下午都讲不完的。医之一脉比较好理解,中医秘方这四字就能解释个七七八八,医之秘术的根源多来自于《黄帝内经》,这本神书奠定了古代中医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灵枢经》中明确记载了‘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并将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理论结合起来,因此古中医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心肝脾肺肾对应火木土金水,左眼为阴,右眼为阳,上体为阳,下体为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因此古中医对人体发病都以调整和滋补为主,以调动人体小周天世界,以自身对抗病症,这便是医之一脉的根基。石城拍卖会上就有医字脉拍卖的重整男性雄风的秘药,其中一盒被我隔壁的小王同学以三百万的高价得手,你还有印象吧。” 被鬼附身的小王同学,楚千岚当然记得,蔡小白还救了他一命,换来了一张青阶惊雷符箓。 “医字脉分三大类,分别是:方剂、针灸和灵治,我就不详说了,否则我嘴巴说烂都说不完的。” 幸亏蔡小白不细说,不然楚千岚耳朵都得听出茧子来。 “人的命数,命由天定,何时出生、何时死亡,天道早已定好,如果一个人对天道了解非常深,便能知晓命数,甚至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这就是玄门命之一脉。比如最着名的测命术士李淳风,他曾与袁天罡一起测算大唐国运,俩人通过对大道的推演和历史的走向,竟然推出了往后两千多年的卦象预测,李淳风沉迷其中,被袁天罡背后一把推醒,为了不泄露天机,二人就将推测出来的卦象以谜语图像和暗语的方式谱了出来,形成了神奇的《推背图》。” “李淳风推算出过: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的预言,唐太宗听后,打算杀死所有名字中有武的人,结果被李淳风极力阻止,他对唐太宗说道:天命难违,此卦象所显,乃是天命已定,若强行逆天改命,李氏家族必遭天谴断子绝孙,不如就借天命而行,虽然李氏子嗣会有折损,但往后数代,都能平稳继承大统。于是打消了唐太宗的念头,所以命之秘术的主旨不在于逆天改命,因为能逆天改命者少之又少,测命秘术是让人顺从天命而为,知天命,然后在生命中趋吉避凶罢了。” “古代测命秘术有四派比较出名。分别是紫微斗数、子平八字推命术、星平会海、果老星宗,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没兴趣,所以知晓不多,反正常见的就是子平八字推命术,是以时日月年四种时间变量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形成三维运算空间进行测命,路边多见的算命先生,大多都是这种。” 楚千岚听得很认真,因为蔡小白所讲的,他在爷爷身上都看到过。 只不过自己命数特殊,就连爷爷都无法测算。 “相之一脉也很常见,主要有四类:名相、人相、宅相、墓相,这里涉及了相面、相名、风水等驳杂的知识,我不感兴趣懒得去了解,你曾经给王依然相面,说明你是懂相之秘术的。” 楚千岚仔细看了蔡小白一眼,然后道:“蔡小白,这个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不待楚千岚说完,蔡小白就打断他:“咋了?本姑娘名字不好听吗,你从名字中推测出什么了?如果是好事不妨详细说说。” 楚千岚略顿片刻:“那我还是不说了,不过你若是能改名蔡小污绝对更适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