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何亭亭不管罗子怡,听到李梅子是为了打工才早出晚归,便将不悦收了起来,有些难过地道,“那她这样也不行啊,身体还没养好,将来可不会好过的。”这是她在村子里听杂七杂八的事听回来的,也不知是哪个说的了。

“我也是这么劝她的,可她就是不听。”方碧荷叹着气说道,“不过我能理解她的,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我知道怎么回事。在活下去和身体好只见,我们都会优先选择活下去。”

何亭亭眉头皱起来,竟然已经这么严峻了吗?她也没多怀疑,因为方碧荷不像是会撒谎的人。而且人的不幸和困苦,是各种各样的,没经过的人听了,自然觉得荒谬。

这么想着,她便在这事上留了心。

这时团支书拿了团日志来,让想写的同学写。

见何亭亭在,团支书激动地道,“何亭亭你也在啊?拜托你到时也写点东西在上面啦。这是我们班集体的,是我们青春的印记。你已经发表诗歌,有印记了,但是可以为我们的青春印记加点有重量的砝码啊!”

“我恐怕没空写。”何亭亭摇着头笑道,“这样吧,本子先放我宿舍,我灵感来了就写一段,没有灵感就算了。”

“好!”团支书高兴地留下本子,依依不舍地走了。

方碧荷从何亭亭手中接过本子,笑看着何亭亭道,“亭亭,你现在不写吧?我先写,我写完了给你,你挨着我写啊,有你在,青春的印记会更加美好。”

“你先写吧,我暂时不知道写什么。”何亭亭挥挥手。

下午何亭亭出去吃饭时,听到何玄连提起服装厂的事,不由得问,“三哥,服装厂还招人吗?”

“估计不招,已经满员了。”何玄连说完,问,“怎么了?你有朋友要去做?”

何亭亭回道,“是同宿舍的,打算让她去做兼职。”

“做兼职啊……”何玄连想了想说道,“服装厂真的没有职位了,不过服装店倒是需要招兼职帮忙卖衣服。”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36 公报私仇

刘君酌敲敲桌子,“亭亭的同学是大学生,估计不喜欢这个工作。”

“但是除了这,真没什么合适的了。我虽然认识有出版社的人,但是出版社离我们太远了,每天坐车的车费就不少。而服装店,离我们学校不远处就走,走路半个小时,可以接受。”何亭亭说道。

此外,李梅子现在这样经常外出忙碌,估计根本就不挑工作,只是为了赚钱。

找一份可以帮自己增加知识,又可以赚钱的工作的工作太难了,何亭亭自问暂时没有能力介绍这样的工作。

“这个先不急,亭亭,你先别回去说。等我先问问,如果确实要招兼职,我再跟你说。”何玄连看向何亭亭。

何亭亭点头,这个话题就过去了,之后刘君酌和何玄连谈他们房地产的事。

这天上古代汉语,刘教授在黑板上抄了一篇没有标点的古文,让大家回去断句。

他是京城大学调任过来援助的,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由于所学是古代汉语,所以连字写的也是繁体字。

何亭亭会写小篆,所以看繁体字也不是多困难,因为有共同之处。不过五分钟,她就抄完了黑板上的古文。

才子朱彬见何亭亭抄完了,凑过来道,“何亭亭同学,你抄得这么快,是读过这篇古文吗?”

“没有。”何亭亭有些冷淡,她可没忘记当时朱彬当着大家的面一副和她划清界限的嘴脸。

朱彬仿佛没有看见何亭亭的冷淡,他意兴大发,“我倒是读过,其实这是郑玄对《毛诗》所做的解释,你看开头,不是有《郑笺》两个字吗?毛诗是西汉时期的毛苌,毛亨父子所收集的《诗经》。这……”

坐在何亭亭旁边的方碧荷见刘君酌不在,便笑着问道,“这么说来,只要我们去图书馆找到《郑笺》,这些断句就不在话下了?朱斌同学想来一定是看过的了。”

朱彬瞥了方碧荷一眼,又一脸诚恳地看向何亭亭,“并没有的事,我只是知道《郑笺》而已。再说了,即使读过《郑笺》,也未必就一定能记得所有的断句啊。”

何亭亭点点头,懒得再理会他。

朱彬还想在跟何亭亭说,可是见何亭亭已经低头看书,便暗叹一声,回过头去。

罗子怡冷眼看着,撇撇嘴,到底忍住了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