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这个吴节,花样还真是多!”黄锦吃惊之余,忍不住微笑起来:“这小子的杂学还真是了不得,这天下间还真没人能比得过。”

将帐本放在嘉靖的御案上,黄锦忍不住朝吴节看了一眼。

却见吴节坐在小几前,一只手摇着扇子,一只手则提着铅笔飞快地计算着什么。

见黄锦将帐本放在案上,嘉靖又抬头看了帐本一眼,正yu问,手下一动,铅笔笔尖却折了。

“万岁爷,让奴才来。”黄锦忙从嘉靖手中接过铅笔,将铅笔的笔头戳进一个红木小匣子的圆孔之中,一旋,就有一片黄色的刨花从里面出来。

不用说,这东西也是吴节的手笔,叫着车笔刀。

当初,工匠们也想过制作一把精钢小刀给皇帝削笔。可万岁爷面前,谁敢动刀子啊。于是,黄锦就去请教吴节,得了这个法子。

“总算总出来了。”皇帝长出了一口气,转头问吴节:“你那边如何?”

吴节收了起折扇:“陛下,还有两个数字。”

“好,等下你替联拟一道手敕,发去户部。”

节提起笔,一挥而就,站起身来,用双手将这道敕书送到皇帝面前。

“大概的意思,联先前已经同你说过。”嘉靖一挥手:“就不看了,黄锦。”

“老奴在。”

“批红吧,转去户部。”

黄锦身子一震:这个吴节,竟然能够替皇帝拟旨了,这可是翰林院学士们才有的特权啊!”

锦接过那到敕书,大约看了几眼,当下大吃一惊。这篇诌书写得如何且不去说了,吴节的文字自然是一流的。最难得的是,其中数据翔实,出处来历都注得非常清楚,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非在中枢机要部堂历练多年之人也写不出这种东西。

一般来说,科举取士之后,需要在翰林院观政学习几年之后,才会派给实职。主要是因为,这文章也好,八股也好,只能证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至于从政,还得重新学起。就吴节代笔的这篇手救来看,若不是知根知底,还真当他是个宦途老人。

吴节才多大点年纪,怎么会知道这些。

难道是万岁爷这段日子一手一脚调教出来的?

这就是所撂的天子门生吗?

黄锦心中更是惊骇。

咳,看来这个吴节还真是遇到大机缘了,未来造就当不可估量。

其实,黄锦却是想错了。

此刻吴节的心中倒是有些烦恼:实在是太累了,怪就怪我多嘴啊,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原来自那日祭祀求雨之后,嘉靖越看吴节越是喜欢,日常得闲总会传吴节过去说几句话。甚至看《石头记兴〗奋,也会写一个条陈让太监送到吴节那里去,同他讨论接下来的剧情。

吴节本是一个现代人,平等观念深入骨髓,见了皇帝,也很随意,大多以“真君”称之。

别人见了皇帝,大多战战兢兢,说话也不利索。吴节如此从容淡定,不卑不亢,倒让嘉靖感觉新鲜。

前一阵子,嘉靖在核对一个数据的时候,怎么也计算不出来。这个数据涉及到连乘连除了。吴节一时口快,用四则运算随手算了出来。

这新鲜的算法引起了嘉靖的注意,就让吴节将这个法子教给他。

于是,吴节就被嘉靖拉去当帐房。

这段日子,他是又要写《石头记》,又要当帐房先生,又要温习功课,累到吐血。

吴节心中苦笑:别人若见到这种情形,也不知道有多羡慕,可谁又能知道我的痛苦。君臣相得,也不是什么好事。

“对了,吴节。”嘉靖突然缓缓开口:“明天你就出宫去吧。”

吴节听到这话,先是一楞,然后有是一阵欢喜:,终于可以出去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道观里,吃的饭菜又清淡,活儿也多。那比得上外面花天酒地来得自在。

嘉靖:“黄锦,等下你就送吴节出去吧,等过完重阳,参加了顺天府乡试再接他回来。”

“啊!”吴节吃了一惊:“明天就是重阳节,没几天就是乡试了,这日子过得真快啊!”

一恍眼,他已经在嘉靖身边呆了二十来天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这个算是漏题吗

都在宫里呆了这么长时间了呀,这一忙,还真把日子都给忘记了。

吴节倒是吓了一跳,这个嘉靖皇帝事儿也真多,自己又是写稿,又是替他看折子、算帐,又是陪他谈玄论道,搞mi信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