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4页)

赵华已经去协调启鸿县徐家湾的工作了,泄洪可能影响到这一个小村子的安全,因为不属于榆林县,市委书记吴国红让赵华去协调一下转移的工作,他和启鸿县的领导一起组织转移这个村子的群众。

赵华在磅礴大雨中看着村子里的房屋,地里的庄稼,他感觉到自己的无为,内心深处也有丝丝的自责。

等到赵华全部疏散了村民赶回榆林县的时候,水库已经开始开闸泄洪了,滚滚的洪水顷刻间就淹没了村庄。无论人类多么聪明,堤坝如何坚实,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都显得那样的渺小。

“洪水带来的不仅仅是灾难,更多的是思考。”看着奔流之前的洪水,省长慕容春雷感叹道。

赵华站在离慕容春雷不远的地方,他不住的点头,叹息道:“是的,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经济建设,而且还要考虑到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慕容春雷说道:“小赵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记得你曾经在省报上写过一篇文章,就是系统的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现在看来我觉得你的文章说的十分的正确,我要在全省的干部中,学习你的这篇文章,结合这次云落的事件,我觉得很有启示作用。”

赵华没有想到慕容省长会关注自己的文章,赵华平时喜欢写一些文章发表在省报或者党报上。运用他前生的一些经验,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关于坏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赵华已经发表过几篇的文章,但没想到慕容省长还会关注。

虽然这是省长在洪水来袭时候的感叹,但是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政策的风向标,吴国红倒是没有什么表情,但是韩家梁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赵华。

这次夏汛,虽然雨势迅猛,持续时间长,但是因为云落市准备十分充足,除了榆林县出现险情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没有发生大的险情。汛情一结束,赵华就官复原职了,全县的干部群众都看在眼里,这次抗洪工作能够做的这么充分,完全是因为赵华的原因。要不是他在关键时刻顶撞市长,市委市政府不会对此次抗洪工作如此重视。

更多到,地址

第二卷 龙起大成乡 第一百九十六章 工作组工作

市里的旅游城市工作小组已经成立,但是只是一个大架子,里面的人员却迟迟没有确定。虽说工作组的组长和副组长是吴国红和韩家梁,但是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是让市里意识到旅游城市的重要性。具体的工作还是李峰和赵华在负责。旅游城市虽然引起市里和省里的高度重视,但并不代表下面的同志都能接受,就算是市委常委也有半数以上觉得这不过是花架子,对旅游城市的未来前景并不看好,不过现在因为旅游城市,省里要为云落建高速,这是大家都愿意的。

这次吴国红去中央部委里跑的效果不错,交通部已经决定拨付一部分钱给H省,既然有中央的拨款,H省当然觉得没有任何的问题。中央拨钱给建设,无论建到哪里,省里都是一百个愿意。

虽然这个工作小组的基本框架已经拉起来了,但是明显人员还很缺乏,不少人不愿意到工作小组来。

吴国红从中央回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她一声令下,全市的干部必须服从工作组的安排,谁要是不愿意谁就回家。吴国红的一通牢骚,市里哪里还有人敢不从。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但是名单还是要仔细推敲。赵华在李峰的办公室里和他反复斟酌才确定了一份初步的工作组的名单,一直商量到临近中午。

李峰下午把工作组的名单交给吴国红看了一下,吴国红表示没有什么意见,大方向市委掌握着,具体的人员和工作还是有李峰负责就行了。李峰离开之前,吴国红说道:“拿给韩市长看一下。”

李峰点点头,韩家梁是副组长,理应让他过目一番。

李峰出了办公室,又到了韩家梁的办公室,韩家梁看了以后说道:“给吴书记看了吧,她有什么意见?”

“吴书记没有什么意见,韩市长,你有什么意见吗?”李峰没想到韩家梁会问道吴国红的意见,韩家梁和吴国红的关系很微妙,榆林县的事件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我也没什么意见,小李啊,你是经济方面的专家,在经济改革方面有很多经验,安城的发展,还是要看你们,好好工作。”韩家梁走出办公桌,拍了拍李峰的肩膀说道。

李峰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韩家梁一直以来都对自己有意见。本来韩家梁这个市长做的就不舒心,有王志刚这样强势的常务副市长。韩家梁一直想拉拢李峰,联合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