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 (第1/4页)

�粞×肆角�思尤胗�谰��忧坑�谰�恼蕉妨Α�

这些被俘隋军府兵,都算是从军很久的老兵了,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对于新成立的御卫军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一到御卫军。不少人就立即被提拔为低级将领。

高涛驻扎在这朐山城中三千士卒,其中有五百名隋军老兵。不少人已是充为伙长队副队正,至于其他士卒,也多是东海郡本地的子弟兵。当年臧君相被杀后,他的五万部属多半投降赵军。

徐世绩将臧君相的五万人马,大部分淘汰回家,让他们去耕田,只是拣了其中精壮五千人。这五千人精壮,屯卫军拿走一半,剩下一半归给宋金刚的御卫军。宋金刚直接将其中一千五百名士卒。调给了高涛。

所以说现在的朐山城内,赵军这三千人马虽是刚刚组建的新军,但论战斗力实不逊色于一般的久经沙场之师。

三日前当杜伏威打到朐山城下时,听闻城内只有三千人马,不以为意,当即派人劝降。但杜伏威的劝降被高涛拒绝。杜伏威大怒派他的大将之中,最骁勇善战的王雄涎率领丹阳精兵攻城。

结果王雄涎攻打了两日,却拿朐山城没有丝毫办法。

杜伏威得知消息后大怒,但他又不可能率这五万人马。一直围攻这朐山城。

在杜伏威的计划之中,攻下临沂县之后,琅琊郡唾手可得,这时候无论是向西。收取济北,齐,鲁二郡。兵压黄河,还是东顾北海。高密,东莱各郡。夺取山东,坐海而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收了山东之后,江淮扬州就连成一片。江淮军就可以用江扬之富庶粮米,养山东善战之师,有了山东的拱卫,无论将来和李唐,赵国任何一方翻脸,他杜伏威都有一战的底气。

所以杜伏威取大放小,他觉得朐山城这两三千人马不过是虾兵蟹将,自己的义子王雄涎不用数日就可以收拾了,自己没必要在这里耽搁功夫,延误北进的时机。于是杜伏威令王雄涎率八千人马,驻扎在朐山城城下围城,自己率领江淮军主力继续北上,进入琅琊郡,围攻琅琊郡郡治所在临沂县,同时寻求与宋金刚御卫军主力决战的机会。

现在王雄涎的人马,已是昨日晚上已是攻陷了城东的码头,将朐山港封锁。

海面上的渔船都是被江淮军收罗起来,下令停靠在岸边。港口渔村上挨家挨户地搜查。当地渔民百姓们都被轰出了自己的屋子,然后被江淮军关押到一处,之后一切粮米食盐都被江淮军士卒收缴起来,甚至连屋子外晒着的咸鱼都不放过。

随即穿着青色战袄江淮军士卒,在港口这里用土木简易垒筑了两个小堡,封死了海上的出口。

高涛自然知道江淮军这么做的用意,封堵了朐山港也就断绝了,城内守军补给来援。不用几日城内兵粮就会消耗一空,这时候江淮军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攻破朐山城。

当初高涛认为朐山城是死城,早晚都要被占据有优势兵力的江淮军攻下,与其如此,倒不如将他放弃,退至青州防守。

江淮军占据地盘越多,越要分出兵力却防守,而赵军虽然放弃几个郡,但是兵力收缩却得到加强,这是高涛向宋金刚献策的意见,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没有料到宋金刚,想也不想就拒绝了,直接下了军令让他率领本部三千人马守住朐山港,并告诉他五日后援兵就会抵达。

高涛不明白宋金刚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他见自己申述无效后,还是决定执行命令。将士以服从决定为忠诚,哪怕这个决定是错的,在高涛的念头里就是这样,就好比当初征讨辽东时,明知高句丽是死地,但是三十万隋军府兵仍是义无反顾。

现在高涛与他将士,经过两日激战后,仍在朐山城坚守。

眼下处境虽十分艰难,但不会比当初征辽时候更差。

高涛如此宽慰着部下,同时前往看望伤兵。伤兵营内聚拢了两三百号士卒,高涛平日爱兵如子,现在袍泽受伤,他自也是要慰问的。伤兵营里医药都缺,不少人都是他当初一并从高句丽出生入死回来的袍泽,这一次没有折在辽东,好几人却是死在了朐山城。

高涛见了这一幕,这一点眼泪落下。当初辽东回来的大隋士卒,是死一个少一个。

走出伤兵营后,高涛又巡视城墙上守备,赵军士卒们都是精神疲惫的依在城墙一旁,而城外则是彪悍勇猛的江淮精兵。眼下城中缺粮这才最令他困乏的,但幸亏眼下军心没有动荡,只是不知能够坚守到第五日。

高涛正在思考应之策。

“涨潮了,郎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