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 (第1/4页)

恰如流水迢迢,光阴荏苒,十年后的今日早已是物是人非。

“陛下,洛阳已至,围攻洛阳城的唐军,已是向西退走。”

“知道了,再探!”

“陛下,我们前锋骑兵已渡过洛水,洛阳城城墙之下。”

“就地驻扎!”

“陛下,洛阳上春门紧闭。郑军没有动静。”

前方探马一路一路回禀。

听到洛阳上春门紧闭,李重九眉头微微一皱,转头向王玄应,杜淹二人笑道:“郑王这可并非是待客之道啊!”

杜淹尴尬地笑了笑道:“洛阳刚刚激战,城内残破,难以待陛下尊驾。”

李重九闻言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计较的话,而杜淹则是从额头上抹了一把汗。

而就在洛阳城东的上春门上,王世充向城东眺望,但见赵军前军骑兵沿着洛,伊两水,奔驰而进,人马如龙,而身后赵军主力步军军团更是漫山遍野而出,旗帜招展,士卒皆是鲜衣怒马。

王世充为将多年,最擅从一路军队的行进之中,看出其强弱来,但见赵军行军之状,才是真正的背后浸透了冷汗。

王世充手按在城垛上道:“都说燕赵精兵为天下雄,今日睹之不假。有此雄兵,难怪李重九胆敢于李渊父子争锋!”

一旁大将段达道:“本以为赵军与唐军会在虎牢关下,一拼高下,两败俱伤,但没有料到李重九不战而屈人之兵,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即令李世民让出虎牢关,这等雄谋才是真正可怕。陛下,赵军不可不妨。”

王世充长叹道:“朕担心也是前门去虎,而后门进狼。”(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三章 袭城

“拜见秦王殿下!”

“二兄!”

屈突通,李元吉二人抱拳向从偃师前线归来的李世民行礼,李元吉十分殷情,一改之前对李世民冷淡的态度。其余如宇文化及,封德彝等大臣皆是在一旁向李世民参拜。

李元吉满脸堆笑道:“恭喜二兄晋为司徒,这可是位列三公啊!”

李世民笑着道:“吾能晋司徒,还不是众位将士浴血奋战而来,若无诸位努力,孤焉能晋位三公。”

李元吉满脸讶然,他本以为李世民从虎牢关前线调回,会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但没想到李世民却是如此平和,反而令他心底不甚好受。

屈突通道:“可惜若非赵军这次援郑,我军就可一战攻下洛阳,生擒王世充,立下不世之功。眼下却是差了那么一点。”

李世民道:“事焉有十全十美的,此番我军出关中,已攻下王世充七十余州,河南之地大半已平,又何必在乎区区一个残破的洛阳。有人要之就给之,反正洛阳就在边上又跑不走,我们将来随时可以回来再取,事事借希望一蹴而就,岂非显得我等太懒了。”

众人听李世民这么说,不由纷纷大笑。众将心里道秦王果真有大将之风,这番得失淡然的气度,真是令人心折。

李世民看向李元吉笑了笑道:“这次班师回朝后,下一次攻打洛阳,父皇就要靠齐王你了。”

李元吉见李世民一语道破他的心事,连忙道:“二兄哪里话。我等都要仰仗你才是。”

李世民微微笑道:“难道齐王不想立此不世之功吗?看来日后孤只能在父皇面前保举他人。”

“这。”李元吉一时语塞。

“禀告秦王殿下,河阳已为赵军大将徐世绩。水师总管程名振攻取,五百守军覆没!”一名骑兵匆匆前来禀告。

李世民听此方才云淡风轻之色顿失。默然许久。

屈突通道:“河阳不过一小城罢了,秦王何必忧心?”

李世民道:“孤忧心并非在此,而是李重九之意果真死在洛阳!”

洛阳城下,赵军军容严整。

王世充正在忧心,这时突听得四面欢呼之声。

王世充不由怒道:“何人在喧哗?”

一旁大将杨公卿禀告道:“陛下,是将士们见唐军撤走,都是喜极而泣!”

原来城头上的郑军士卒,不知王世充此刻的担忧,纷纷都是举枪欢呼。赵军抵达。唐军被迫撤退,洛阳之围已解。坚守了洛阳城三个月的郑军,终于获得这场洛阳保卫战的胜利。城头上饿得皮包骨头的郑军士卒不少都抱头痛哭。

王世充见此一幕道:“还未倒松懈的时候,传令下去,城头上不许喧哗,违令者斩!”

就在这时一行骑兵奔行至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