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⒊龅幕Э谧记ㄖけ恍�嘉扌АI虾J斜硖��挥璞ń�Э冢�蛔龉ぷ靼才拧<�谀辖�┛严低吵て诨炻遥�现赜跋旃づ┮瞪���挥谐龆��有��###,以恢复秩序。据《人民军队在新疆》一书记载:为了迅速平息事端,新疆军区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派出东疆军区部队。陆军第四师、第十一师各一部,至上海知青集中地区和交通要点。在5个多月中,制止、劝阻和收容了1万余名争取回沪的支边上海青年,稳定了4万余名上海知青的情绪,打击了策动闹事的骨干分子,恢复了闹事团场和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1市5县的社会秩序另据《阿克苏市志》(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载称:198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逮捕农垦团场进城闹事的“上青联”总部为首分子9人,收审骨干分子43人。。至此,持续两年之久的上海知青返城风开始平息下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波三折的新疆农场知青返城风(8)

(四)善后措施

新疆农垦系统上海知青闹事时间长,规模大,涉及面广,造成一系列遗留问题。

1980年底,全系统知青还有近6�9万人,其中上海青年有4�9万余人。到翌年初,倒流回沪势头凶猛。春节前夕,属于非正常探亲、公出而回到上海的青年达1�5万之多。情况最严重的如巴州农垦系统的上海知青,返沪者已占2/3。不少人是变卖家产后,拖儿带女返沪的,给个人生活和上海市政带来诸多困难。新疆和上海方面通力合作动员青年重返边疆。新疆农垦部门为安置这批青年做了物质准备,并再三申明:对参与闹事者,不咎既往,与其他人一视同仁,对回归者适当照顾以解除其后顾之忧。至于事件的组织者和个别趁乱打劫者,则逮捕法办。12月23日,由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及阿克苏地区公安局联合署名,张贴布告,宣布于众。

在新疆的上海知青闹事,引起中央的重视。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通盘考虑,决定采取切实可行办法,坚决把上海知青的大多数稳定在新疆。

198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上海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指示,在北京举行会议,研究解决新疆农场上海知青问题。会议认为:解决上海知青问题一定要根据中央关于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重要方针,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新疆和上海的具体困难,又要顾全大局,考虑全国的情况,坚决贯彻把大部分上海知青稳定在新疆的方针,防止引起连锁反应,防止再刮起“回城风”,实事求是地把问题解决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上海政府双方经过协商,议定了《关于解决新疆垦区农场上海支边知识青年问题的具体规定》。《规定》指出,从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和巩固国防的重大战略意义出发,应继续采取把大多数上海知青稳定在新疆的方针。但是,考虑到新疆农场和知青本人或家庭的实际困难,也要在现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分期分批地把一部分符合本规定的知青商调回沪或迁回上海落户,或调剂到上海市所属的外地农场。具体规定是:

(1)在沪的父母退休、退职,其子女是未婚的新疆农场工人(含1978年以前离婚及丧偶的,不含退干的人员),可以商调回沪;已婚的,如配偶也是上海知青,并符合这种条件,或符合“特殊困难”和“特殊照顾”条件,也可同时商调。

(2)家庭符合“特殊困难”条件之一的农场职工可以商调回沪。这些条件是:1�父母在沪的独生子女;2�父母在沪,身边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均已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3�在沪父母十年###中受###致死现已###昭雪的。

(3)家庭需要“特殊照顾”的农场上海知青可以商调回沪。属于这种情况的有:1�父母双亡,弟妹在沪均未成年,需要照顾的。2�在沪父母身边虽有子女,但在远郊成家,实际无法经常照顾父母的。3�兄弟姐妹有二人以上在新疆的,准予商调一名农场工人。4�父母长期(三年以上)在国外工作,家庭有困难需要照顾的。5�革命烈士子女。6�中国籍外国人,外国籍中国人,港、澳、台胞及华侨子女。个别已担任农场干部的上海知青,如符合上述条件,困难较大的也可参照办理。

(4)因工、因病致残,经地、州医院证明,团场领导审核,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精神病等不能参加劳动的农场工人,准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由原单位按月发给退休费或生活费,迁回上海落户,不再安排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