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⑶医咧揖≈堑厝ス岢怪葱小SΩ每吹剑���嬖谥鞒�1973年知识青年工作会议期间,对“左”的理论和一些极端做法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是有所察知的,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制定了一些矫正措施。但他这样做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将这场运动引导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当他成为全中国人民的“英明领袖”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要继续坚持这一方向。而这种坚持,与他在政治上倡导“两个凡是”的方针,又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当时的###中央主席华国锋和副主席汪东兴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并经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而公诸全国的。“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就是对毛泽东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对毛泽东在“###”中说过的话,决定过的事继续当作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不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反而要继承那套“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从而在新的形势下为拨乱反正工作设置了障碍。

华国锋等人刻板、僵滞的政治立场及坚持“###”一系列“左”的错误的态度,在上山下乡问题上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反映。1976年12月,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宣称:1977年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搞好教育革命、文艺革命、卫生革命、科技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此后,这场运动继续被说成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毛泽东在“###”中提出的“再教育”思想,是在否定建国17年教育制度、教育工作者的前提下提出的,已为千百万知识青年的长期社会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但华国锋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赋予它权威的地位。1977年8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指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国锋坚持“过去方针”(3)

知识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又有文化,我们应当把他们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对于具体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则应当按照统筹解决的方针,切实解决好。

华国锋的这段话,在以后一段时间里被奉为“知青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各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座谈会汇报提纲》,1978年1月13日。。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至少在华国锋等人眼里,“再教育”的思想并没有过时,必须继续“坚持贯彻执行”。毛泽东病重期间,曾谆谆叮嘱自己选定的接班人“照过去方针办”。华国锋的确未曾辜负毛泽东的一番重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也就谈不上知识青年问题的真正解决。

1977年12月12日至1978年1月13日,各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结束以来有关上山下乡工作的第一次大型会议。会议内容是为计划于1978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知识青年工作会议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材料,研究和确定工作会议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当时,社会上对上山下乡的方向议论纷纭。有些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四人帮”搞的,有的说“打倒‘四人帮’,知青不下乡”;“打倒‘四人帮’,回城有希望”。有些下乡青年认为自己是“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牺牲品”。有的说:“过去表示扎根农村,是上了‘四人帮’的当,今后还是要争取回城。”有些原来决心扎根农村的青年,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有的知青先进集体,把墙上挂着的奖状、锦旗都摘了下来。一些已经在农村结婚安家的青年,情绪消沉,感到后悔。社会上纷纷议论说:“现在宣传少了,典型倒了,扎根不提了,政策要变了,知青办要撤了,上山下乡快收场了。”有的地方,下乡青年的家长干脆找到知青办,往回要孩子。从事知青工作的干部中,普遍感到围绕这项工作的“冷风大,谣传多”,压力大,思想混乱。有的说,现在矛盾集中,弄不清上面的精神,说不服下面的群众,左右为难。有个地区九个县、市知青办主任都申请调动,要求干别的工作《知青战线的一些思想动向》,载《省、市、自治区知青办负责人座谈会简报》(3),1977年11月14日。。显而易见,随着“四人帮”极左派退出政治舞台,许多群众已开始从新角度审视上山下乡运动,并且准确预言了它行将“收场”的结局。凡此种种,都是这场运动的不祥征兆。

社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