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改变,我心里真难过,也觉得对不起他呀。”

吴明雄心里热乎乎的,望着身边这个以稳健著称的省委书记郑重地说:“钱书记,您的意思我全明白了,我一定会按您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去做。”

直到这时,钱向辉才说起了班子的问题,问吴明雄:“下一步对平川班子的调整,你有什么想法?陈忠阳同志已58了,是不是去二线?还有肖道清同志,要不要省委另行安置?”

吴明雄反问钱向辉:“省委是怎么考虑的?”

钱向辉说:“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打算让陈忠阳到人大去,肖道清留下,由你们研究提名再增补两个市委常委。”

吴明雄想了想,认定陈忠阳不能走。陈忠阳虽说是个刺头书记,却也是一种制衡肖道清帮派势力的力量。在山头帮派还没法根除的现实情况下,这个三朝元老的存在,不论对市委常委班子和全市干部队伍的稳定,还是对未来的工作都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于是,吴明雄试探着说:“钱书记,我看陈忠阳同志最好还是不要动吧?!老陈这人虽说有不少缺点,可终究是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也还是想干事的,不如等他到年龄时自然下来算了。”

钱向辉沉思了片刻,突然笑了,指着吴明雄的额头说:“你挺聪明嘛。”

吴明雄也没多说什么,只道:“我完全是从工作考虑。”

钱向辉说:“可以,省委尊重你的意见。”

然而,进了合田县城,在县委招待所吃饭时,省委副书记谢学东却和吴明雄说:“老吴呀,这个陈忠阳可是个震派人物呀,怀秋同志生前对他有个评价,说他不像个市委副书记,倒像个忠义堂堂主。你把他留在班子里,对今后的工作是不是有利呀?你可要三思哟!”

吴明雄笑着说:“谢书记,怀秋同志的这个评价我看有些片面哩。在平川搞山头帮派的不是陈忠阳一个,问题的存在也不是一天了,如果现在只把陈忠阳一人搞到二线去,也许会影响一些云海干部的情绪,我看倒是对工作不利。”

谢学东不动声色地“哦”了一声。

吴明雄又说:“对大家常说起的帮派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既不能说没这种现象,也不能把问题估计得那么严重。我们有些同志长期在一起工作,彼此之间熟悉了解,接触多一些,这也正常嘛!所以,我觉得班子还是要以稳定为宜,一切看工作表现,不要因人划线。”

谢学东笑了,用筷头敲着桌面,对钱向辉说:“钱书记作证噢,老吴既然这么说,那么,平川的班子日后闹起纠纷,我可是不负责的。”

钱向辉马上说:“你不负责,我可得负责哩!老省长说了,平川一百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解决,他死不瞑目。我就指望老吴给我解决这个一百万的问题哩,对平川的事哪能不管呢?!”

谢学东有些窘,赔着笑脸说:“我这是和老吴开玩笑呢。”

()

吴明雄也笑道:“钱书记,您放心,我才不会大事小事都找您呢。我就盯准谢书记了,谢书记可是做过我们平川父母官的,他真不管我们的事,我就到他家里去静坐,还要他管酒,管饭。”

钱向辉说:“好,到老谢家吃大户,你一定要喊着我,他的好酒藏在哪里我可知道呢!”

众人都笑了。

在众人的笑声中,钱向辉想,老省长真没看错人!这个吴明雄不愧是社会大学毕业的,不但有气魄,有能力,想干事,而且政治经验也挺丰富,从他对陈忠阳的去留态度和对小山头的评论上,就可以看出其含而不露的成熟风格了。

也许,他对这个即将上任的市委书记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尽管前面有警车开道,进入平川城乡结合部后仍是寸步难行。眼见着平川就在面前,三辆奥迪就是进不去。狭窄的路面上一部车挨着一部车,从平川市内的三孔桥一直排到市区外面的那片采煤塌陷区。公安局长毕长胜急得一头汗,见到吴明雄差点没哭出来。

吴明雄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堵得这么严重?” 毕长胜说:“三孔桥前的国道上出了车祸,一辆河南的日野载重车撞上了江西的一辆小面包,我正让人把日野往沟下推,可日野装了20吨货,路又前后堵着,起重机械进不来……”

钱向辉皱着眉头问吴明雄:“到你们市委还有多远?”

吴明雄说:“不太远,大约四五站路吧!”

钱向辉说:“那就下车步行吧。”

毕长胜阻止说:“这不行,不安全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