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人民军挥师南下(4)

李承晚黯淡的脸上微微有了起色。他抬了一下眼皮,有气无力地说:

”大使先生,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你知道,我们惟一的希望就是贵国的援助——特别是贵国的军队,希望能尽快到来,否则……“见到李承晚将信将疑的神情,穆乔冒着丢官的危险,信口开河地发誓说美国已决定为南朝鲜全力以赴。美国海空军力量将阻止越过三八线的军事供应。这是南朝鲜和美国的联合努力。有些事由韩国人做更好些,其余事由美国人干会更好些。

为了进一步给李承晚增加继续抵抗的勇气,穆乔向他泄露了从麦克阿瑟那儿得来的一个秘密消息:

”您的老朋友,麦克阿瑟将军,明天早上将来水原和您会晤,以决定为在战争中抵抗共产主义分子应当给予什么样的帮助。“这一句话仿佛给李承晚打了一剂强心针,他马上神情激昂地说:”非常感谢您给我带来这个好消息,就是拼了命,我也非去水原和将军见面不可。“两人暗怀鬼胎,相视大笑。

6月29日,东京。

黎明时分的羽田机场乌云密集,雨水淅沥,麦克阿瑟的助手们决定飞机延迟起飞,但麦克阿瑟则像往常一样不容置疑地说:”我们走。“于是,麦克阿瑟的B-34型座机”巴丹“号,迎着满天雨云起飞了。

”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司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他48年的从军经历中充满了辉煌和荣耀:西点军校的第一名,38岁时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二战中复出横扫太平洋的五星上将。但是,在美国军史上,还从未有哪位将军象麦克阿瑟那样饱受如此多的争议。有人认为,充其量,麦克阿瑟是一介武夫和顶尖牛皮大王。另一些人则认为,麦克阿瑟是值得尊重的伟大的战士和爱国者,过分敏感,想象力超常,具有一位作家或学者的气质和天赋。还有人认为,麦克阿瑟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自负,当他的自负心急剧膨胀时,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其原有的判断力和指挥智慧都大打折扣。

无论怎样,尽管已70高龄,麦克阿瑟的精神却依然年轻。他不愿放弃他年轻时的梦想:做一名陆军校官,无所畏惧潇洒英明,带领着爱国的勇敢战士冲锋陷阵,要么胜利,要么牺牲。

当”巴丹“号飞近朝鲜时,机舱里的气氛十分沉闷,高官、记者们个个对麦克阿瑟的心血来潮感到忧心忡忡,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前往炮火连天的朝鲜意味着什么。当然,麦克阿瑟不在此列。从上飞机之后他一面抽着玉米芯做的旧烟斗,一面在思索,后来又向坐在后排的美国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中将发号施令,要求他立即制定攻击北朝鲜空军基地的计划。

虽然有四架”野马“式战斗机为”巴丹“号护航,但在接近水原时,仍然有一架勇敢的人民军”雅克“式飞机向”巴丹“号冲过来。一位副官大叫:”快呼救!“每个人都俯下身子,除了麦克阿瑟,他以与他年龄不相称的速度冲向窗口。”我们的战斗机正在接近攻击它,“他大声吼道,”我们会把它好好收拾一顿的。“在机场因遭轰炸造成的滚滚浓烟中,”巴丹“号着陆了。麦克阿瑟像往常一样第一个出现在舱门,得意洋洋,满不在乎,嘴里叼着标志性的著名的玉米芯烟斗,依旧戴着那顶又脏又破的战地帽,帽子上的黄色饰带都已经变色了,像根铅条。麦克阿瑟被随从们簇拥着登上一辆吉普,匆匆向美国军事顾问团丘奇将军的临时司令部驶去。

人民军挥师南下(5)

十五分钟后,麦克阿瑟在司令部中听取了军官们的简要军情汇报,不时地用烟斗指点强调,并提出一个个问题。南朝鲜的蔡秉德也在这儿,在美国军官们的讨论中,他一直没能插上话。麦克阿瑟示意丘奇将军让南朝鲜人发表一下他们的观点。蔡胖子用蹩脚的英语结结巴巴、含糊不清地讲了两句。麦克阿瑟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直截了当地问:

”你们未来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将召集100万人投入战斗。“美国军官们发出讪笑声。麦克阿瑟转过头来对自己的参谋长阿尔蒙德说:”我可没有这个印象。“接着,他不耐烦地敲着膝盖说:”让我们上前线去看看。“被这句话吓傻了的参谋们尽力劝说他不要作如此冒险之行,人民军的坦克和先头部队已经穿插进薄弱的南朝鲜防线并且随时会过汉江。麦克阿瑟平静地回答,”判断战局的惟一办法就是去看实战部队。走吧。“一路上,成群的精疲力竭的溃兵减慢了他们的前进速度。车队好不容易才到达汉江岸附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