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之。不过老臣有个不情之请。望大王能体察!现在燕国蠢蠢欲动,战事纷争,局势动荡,老臣掌管众多的外部部族。政事繁忙,恐不能天天向大王来请见,但如此一来,众多事务处理起来甚是不便,过去有大王印信,我可直接代大王调动各个部族,如今印信一归,大王你说该当如何是好?”

长孙嵩说完,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雍正,面部冷漠中带有坚毅。

雍正一听此话,心中一阵冷笑。他明白这是长孙嵩又一次以强硬压制自己,实际上是明里交印,暗里要权。雍正扭头看看“母亲”,贺氏目光正瞧着他,并微微向他点点头,雍正立知其意。回过头微笑着向长孙嵩道:“卿家意下若何?”

长孙嵩一听。一时不知该如何说为好,他略沉思一下,向对面的没根递了个眼色,没根领会向点点头,站起来向雍正说:“大王,臣觉得以长孙大人之功劳和他所管的要职,应给他独立的大权,方能对国家的治理和对作战都有好处。”

雍正见转了一圈,难题又推回到自己这边,知再无法推却,他沉思了一会,忽想到大清朝的摄政王,于是,他临机一动,抬头看看还坐在那儿自斟自饮的王建,呵呵一笑奇书。,说道:“好!没根大人的提议,从今天起,委任南部大人长孙嵩和中部大人王建为大魏国的左右摄政公,今后无论事关大小,都由左右摄政公协商处理,不必再向本王汇报,众位大人看这样做是否可行?”

“不错!”众人一听此言都纷纷表示午赞成!还有的忙向长孙嵩和王建祝贺。

王建跨步走到厅中央。单腿一跪,叩头谢道:“谢大王,臣必不负所望,为大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孙嵩虽说对把王建也提成摄政公的做法挺不满意,但这件事总归对自己还是好事,于是也走上前跪下谢恩:“谢大王看重老臣,老臣为大王江山必当呕心沥血!”

雍正哈哈一笑道:“两位爱卿平身,孤今后就倚重你们了。张长史,就由你立即替孤起草旨意,并加盖引信!”

雍正把印信递给张衮,张衮十分高兴的接过了印信,大声应道:“臣遵旨。”

雍正端起酒樽,对着四围的大臣高声说道:“请各位端起酒来,继续未完的宴会吧。来,干!”

宴会在一片喧闹声中继续进行着。

第四章龙争虎斗 第十三节宴会(三)

宴会仍在继续进行着,但气氛却有所变化。刚才人们无所顾忌的喝酒,吆三喝四的热闹场面没有了。取之的是拘谨,小心翼翼。众人自从王建站出来直接和长孙嵩对立时,态度就不再肆无忌惮了。大家的情绪有些不自然了。特别是那些亲长孙嵩者。一种无形的压力压着他们的心头。宽阔的大厅气氛甚是沉静,大家低头想着心思,喝着闷酒,场面变化的有些尴尬,不自在。

雍正看着这个沉闷的场面,不禁大皱眉头。这样的局面虽说比之开头显出了自己王上的威严,可也未免违反了自己开宴会的初衷了。他略一思索,计上心来。他长身而起,向四周环视着,微微笑了笑,然后低沉着嗓子对下面正好奇观望的众人言道:“众位爱卿,孤举行今日之宴会,就是为了和诸位爱卿联络一下感情,使我们比往日更加亲近些。可宴会到此,气氛反而有些拘束了,不能使诸位爱卿尽兴,这是孤的不到之处。然宫中无有歌舞才女,音乐奏鸣,实难为大家助兴,孤思索再三,忽想到咱们大魏民风好武,不若由众位卿家选几个英勇的武士,来为大家格斗取乐,一则可为本宴会助兴,二则可为孤的宫中增选几个武功高强的侍卫,孤还可封取胜者为‘勇武武士’的称号,赏金十两,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雍正此言一出,下面立时象开锅一样热闹非凡,议论纷纷。赏金大家都不在意,可那“勇武武士”的称号在这个大魏国里,那可是最至高无上,最有荣誉的称号,有多少嵩尚武术的武士一直都在梦寐以求,想获得此殊荣。于是好多将军,大臣都蠢蠢欲动,想推荐自己手下的武士来此大显身手。

而雍正的此言在长孙兄弟以及他们那些亲信们听来更是别有风味,正中下怀。他们正苦于没有借口再治治魏王,以压倒他的气势,让自己人再扬眉吐气一回。一听此话,恰如久旱逢甘雨,纷纷注入他们那将枯死的心灵。他们觉得:魏王无论再有变化,到底是个毛头小子,根本不知死活,宫中若是放上不是自己心腹的勇武武士,不等于给自己又套了一副治死的木加锁吗!他们感到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纷纷暗议:要派出最强的武士,以便来整死这个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魏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