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律供奉我佛。”

佛祖,“众生平等,各相无异。在我看来,一只蝇虫发出的声音与一只古琴弹奏的音律没什么两样。美丑已无标准,如何又能区分呢?”

玉帝心中不悦,想这老家伙又在给我说教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说,“我佛境界真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只是三界若真没了高下,善恶,美丑的区分。我便无法再统辖三界。”

佛祖,“三界当有三界的定律。只我西天已经是三界之外,当不再把三界事物分个高下。”

玉帝听起来更觉得别扭,如此说来,这西天境界更比我三界高了许多。明显的,我便矮了一头。不由心中悻悻起来。

玉帝默然。

佛祖把话题一转,说,“说到天籁之音,我倒是想到了一个罗汉。他原是下界凡体,没有仙根,却自小聪慧过人,悟性很高。后来喜好音乐,却旁骛太多,自思为求精髓,必须要专一。而不能专一,多是见识太多俗物,见识由眼而入,眼为多心之门,便使艾草熏瞎了双眼,专心音律,终成大果。在人间时便有惊天翻海的乐曲创作,做变徴而动苍龙,撼高台惊人主,由乐理而感知时运。我知他有自觉之心,念他的才气,虽是一世的修行,却可以得正果修罗汉,便封他做了天音罗汉。不知玉帝是否有意一见?”

玉帝一向喜好音乐,听说有如此的人物,正求之不得,便求一见为快。如来唤天音罗汉上前参拜玉帝。

天音罗汉原名师旷,因在人间专心音乐,自己薰瞎了双眼,世称“瞽旷”,一直为战国时期晋国大乐师,为灵王宠爱。而师旷专心音乐,在王公身边不为衣食住行担忧,也乐得侍奉,其心境却很淡然,不为荣华富贵所动,只一世的修行就做了罗汉,可谓是功德奇缘。在人间做了“清商”,“清徴”,“清角”三篇惊世骇俗的乐章,因知道不是人间音乐,一直不与弹奏。后灵王强迫下,只弹了一次,搞得天崩地裂,洪水泛滥,灵王听了之后便一病不起,不久而薨。人寿早折,多是享了不该享的福分,就要用命数来抵扣。灵王因爱师旷音乐,有意让师旷陪葬,让宫廷侍卫寻师旷时,已不见师旷踪迹。不想他已到如来处做了罗汉,享万世清闲了。

自师旷受了如来眷顾,做了罗汉,双眼便复明,更比先前清澈。只见他双目炯炯,走近佛祖拜了一拜,又来到玉帝面前,做了一拜。玉帝忙扶起,问他有什么乐曲可奏来听听?

天音罗汉说,“小徒在凡间做了清商,清徴,清角三篇,后到了如来处,受佛祖教化,心胸阔开,明目慧脑,又做了三篇,名清宫,清羽,清音。前宫,商,角,徴,羽为分篇,下各有篇章八部,又有总乐清音九部,共计四十九部。只是乐章浩瀚,听来费时,不知玉帝想听那部?”

玉帝欣喜不已,说,“难得这个机会有天籁之声可听,若做取舍那就暴殄天物了。请天因罗汉做完整之乐,不可删减。”

天音遵命,指导手下侍从摆了五把古琴在佛堂之下,中间一把,周围四个方向摆了四把,中为主调宫,依次是商角徴羽各调。天音把各调分做了上下八个小调,故一把琴只做了一调。

只见天音腾空而起,在宫琴的上空稳稳悬浮,微闭双目,双手合十,启动心律与琴相通,就听见宫琴传来洪亮之声,散扩在大雄宝殿之上,回旋于灵山之中,悠悠仙乐,人间难寻。只见百鸟收翅,万兽肃穆,花蕾争放,蔓藤翩跹,行云遏步,流水徘徊。其美妙之处,看官自任遐想,本人笔力有限,不及仙乐之一斑。

玉帝听得恍兮惚兮,不知身于何处,众菩萨,罗汉皆动容欣悦。佛祖颔首微笑。天籁绝音回环数日,却如眨眼而过,不觉光阴荏苒。

曲终,天音罗汉翩然而退,却乏力难支,只为这一奏,耗尽罗汉心力,瘫倒在地。如来让座下弟子搀扶天音罗汉,吩咐下去好生照顾。

玉帝久久不能自拔,沉浸良久。又无话可说,便请求佛祖让他在灵山之上多盘桓几日,以浴天籁余音。佛祖欣然答应,着阿傩迦叶收拾楼台宫阙为玉帝寝宫。

玉帝乐而不知疲劳,快快活活的在灵山上逍遥数日,心中芥蒂早化解一空,没有一丝烦恼。停留数日,又起了到各处访友的念头,便到如来处辞行。如来备下礼仪,亲自送玉帝至灵山脚下,玉帝辞别,驾马而去。

如来与众弟子回到雷音寺,依次就位,对大众宣讲,“我见玉帝怀恨而来,本欲以天籁之音化解他心中的高下区别之意。而他喜好音律,能听音,却不能知音。无非是三界困扰太多,无法做到真正的心如寂灭。”

金蝉子起身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