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 (第1/4页)

文翰听北宫季玉不假思索应诺最后一个条件,心中冷然发笑。文翰作为后世人,深刻地明白,要想毁灭一个民族,就先毁灭其文化的道理。他最后一个条件,就是要通过胡人的语言、穿着、礼节的改变,潜移默化地毁灭其原先的文化,然后尽学汉人文化,久而久之,羌人受汉人文化耳熏目染,便会渐渐地忘去本身胡人身份。特别是其下一代的孩子,当他懂事开始,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汉人。

这其中的深奥,又岂是北宫季玉这个蛮夷之族的王者能够明白。北宫季玉昏厥而去,文翰冷然地命令兵士唤来大夫,大夫速来将北宫季玉救醒后,北宫季玉一想到西羌之民,将要受长足二十四年的奴役,顿时变得失魂落魄,踉踉跄跄地在一队文兵护送下回去其宅。

文翰与北宫季玉做好约定,脸色微微一沉,心里头闪过某个人物。此人正是昔日令文翰连连受窘的‘西凉智囊’成公英。成公英受擒已有近半月,据兵士来报,他每日静坐,三餐如常食用,并无绝食、辱骂、求死等过激的行为。

成公英乃是忠烈之人,他如此反常,令文翰颇为惊异。不过文翰也并无急着寻他说降,毕竟韩遂乃是死在他麾下大将张辽的手上。以成公英的脾性,若无意外,绝不会投诚于文翰麾下。文翰深明其性,甚是烦恼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李优刚好来寻,听得文翰的叹息,心思细密的他当即明白文翰心中所烦。

“主公眼看攻略凉州在即,理应欢愉常笑,为何却在这黯然叹息?”

当然李优并无一言道指而出,先是施礼作揖,然后才是问道。文翰回首来望,向李优投了个怪责的眼神,好似在责备他明知故问。

“忠文既知我心,为何多此一问。那成公英颇有大才贤能,我欲得之,却恐其不愿为我所用。”

“主公之忧,某倒是有一计,不过就不知能否可行。”

李优微微一笑,文翰顿时脸上狂涌喜色,疾声问道。

“忠文计从安出,快快与我说来。”

“偌!成公英脾性忠烈,视责更胜于其命。我曾从王安口中得知,昔日成公英之所以愿率韩遂旧部,尽投于马氏麾下,皆因那韩遂犬子韩进之故。韩进软弱无能,亲小人远忠臣,成公英见主公大军压境,唯恐韩遂一生家业尽败于犬子之手,故而先以联姻手段,替犬子取得马腾之女,为其求得马氏一族的庇护后,才愿率众而投。

如今马超麾下西凉大军已经荡然全无,马氏一族无力能抗主公之锋,凉州落入主公囊中已是迟早之事。马氏一族危在旦夕,自然无力能庇护犬子。反之犬子未来的命运如何,将会掌握在主公手中,主公只要抓住此点,进而去劝,大有可能将成公英劝得来降。不过在者之前,主公还需先将犬子擒住,才可将计实施。”

李优双目聚光,一连分析,听得文翰连连颔首,听罢更是拍掌笑道。

“哈哈哈!!妙!若能收复成公英这一大才,当记忠文一大功!!”

李优谦虚作礼,君臣两人再议一阵后,便各自散去。

一月后,关羽、张辽攻略武都、天水二郡,后各收急报,文翰兵召汉阳郡,两人皆各留一部兵马据守,速领兵赶往汉阳。

约有半月后,文军各部兵马纷纷赶来,汉阳守军无力抵挡,城县尽落。文翰聚兵于汉阳响水,将者关羽、张辽、胡车儿三人,各部大军,总数三万,直逼陇西境地。

陇西乃马氏一族的根据地,话说马超自兵败逃回,昔日那浩浩荡荡的大军,仅剩下从骑五、六十狼狈而归,可谓是无尽凄凉。马腾得知马超大败,西凉大军荡然无存,刚愈病情,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马超、马岱慌救入卧内,马腾病势渐危。马超、马岱直至马腾榻前,马腾但以手指而不能言,怒吼数声,口喷飞血,又是昏死过去。马超、马岱泣不成声,愧恨无比。

当马腾再是醒来之时,三万文军压境的噩耗又是传来。马腾面如白纸,双目黯淡,一生建业,眼看即将覆灭于他人之手,马腾如同一头穷途末路的暮年之虎,摇摇晃晃,在一部将士拥护下,失魂落魄地来到大殿,然后派人唤来马超、马岱、庞德等人,赶来议事。

“文不凡盛势而来,我等已无力可抗,西凉遭战祸之乱足有十几年载,昔日对手韩文约早死,如今我又大势尽失,看来西凉唯有落入文不凡此人手上,才能得到以复兴。

趋势至此,已不可违,我欲降于文不凡。为西凉百姓,军中兵士免去一场大祸。”

马腾坐于殿堂首座,目光空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