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3/4页)

不然,知识储备跟不上了。”

于春雷点点头,微笑道:“是要加强学习,不过,也要注意休息,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王思宇微微一笑,轻声道:“身体还好,谢谢关心,倒是春雷书记应该注意,别总是熬夜。”

于春雷摆摆手,感慨道:“年纪大了,不像你们年轻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自然要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王思宇沉默下来,半晌,才笑着道:“以后有时间,做下手术吧,不要总是拖着。”

“忙过这两年再说吧,手术倒是简单,就是没时间疗养。”于春雷笑笑,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药瓶,打开盖子,抖落出两粒白色的小药片,拿起杯子,就着清水服了下去。

顿了顿,他收起笑容,转入正题道:“小宇,刚才林书记来过电话,我们聊了很久,渭北那边,要注意和尹兆奇搞好关系,这条线,暂时不能放掉,当然,具体如何运作,你自己把握就好。”

王思宇愣了一下,皱起眉头,试探着问道:“南粤方面压力太大,林书记终于肯妥协了?”

于春雷点点头,沉吟道:“过些日子,中纪委的赵副书记将亲自带队,前往南粤省巡视,估计是保不住了,不过,现在还不能确定对方的诚意,还要听其言,观其行。”

王思宇笑笑,轻声道:“知道了,压力在他们那边,我们顺势而为就好。”

于春雷‘嗯’了一声,挂断电话,双手扶着桌面,看着上面的红头文件,自言自语地道:“一场政治大地震,在所难免。”

第九十五章 台阶

莺啼燕啭,一宿贪欢,耗光气力的王思宇,睡得格外香甜,次日醒来时,已经到了上午十点多钟,两位美人却不在家里,卧室的房门上贴了条子,却是出去做皮肤护理了,他下了楼,简单吃过饭菜,就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

翻了几个频道,上面都在播放陈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都出席了仪式,在其中,自然看到了面带悲戚的陈启明,不过,只是一闪而过,更多的镜头,给了陈老的遗孀,那位从大别山中走出,年近九旬的老革命。

以前,在和陈启明闲聊时,对这位老夫人也有所提及,她是村姑出身,却异常英勇,曾经在死人堆里,把陈老背了出来,在战场上,更加做出令人吃惊的举动,用枪逼住自己的指导员,不许连队后撤,也是位难得的巾帼英雄。

虽然陈家被贴上一贯左倾的标签,但即便是某些极右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家族在几十年间,在许多关键时刻,都能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在国内的政坛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陈老没有挺到换届之后,这对于陈系来说,无疑是种重大的打击,老人若是健在,哪怕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要有口气在,上面的人多少就要给些颜面,而政治对手也会投鼠忌器,有所节制。

一旦人不在了,且不说外部的威胁,即便是派系内部,恐怕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都将是陈启明父子要面对的问题,不过,王思宇还是觉得,以陈启明的能力,应该能够接受住考验,用极短的时间,在陈系内部树立起绝对的威信。

在哀乐声中,央视主持人以异常悲痛低沉的声音,介绍着陈老的生平,以及前来送行的高层领导,在鞠躬的人群里,王思宇看到了京城市委书记于春雷、渭北省委书记庒孝儒,竟然,也有华中省省长方如镜。

刚刚关掉电视,手机铃声响起,看了号码,有些陌生,王思宇皱眉接通电话,却是李梓新打来的,约他出去喝茶,王思宇看了表,便很爽快地答应下来,穿上外衣,下楼后,坐进车子里,驾车赶往约定的酒店。

车子刚刚停在酒店门口,李梓新就走下台阶,笑着迎了过来,两人握了手,寒暄几句,就并肩进了豪华包间,里面已经摆上了精致的小菜,两人坐在桌边,闲聊起来。

虽然不是李宗堂的亲侄子,但家中长辈,在李宗堂年幼困顿时,曾给过接济,因此,李宗堂心存感激,对于老家这门亲属,极为看重。

李梓新在上大学时,就住在李宗堂家里,两人感情极深,情同父子,只是,深谙官场险恶的李宗堂,并不希望李梓新从政,而是建议他大学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

只是,在李宗堂家里开了眼界后,李梓新却对从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悄悄回到老家,从副乡长干起,一步步地做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着实为老家办了些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