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页)

地球磁场吗?

地球磁场言是偶极型的,近似于把一个磁铁棒放到地球中心,使它的北极大体上对着南极而产生的磁场形状,但并不与地理上的南北极重合,存在磁偏角。当然,地球中心并没有磁铁棒,而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发电机效应产生磁场的。

通常物质所带的正电和负电是相等数量的,但由于地球核心物质受到的压力较大,温度也较高,约6000°,内部有大量的铁磁质元素,物质变成带电量不等的离子体,即原子中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变成自由电子,加上由于地核中物质受着巨大的压力作用,自由电子趋于朝压力较低的地幔,使地核处于带正电状态,地幔附近处于带负电状态,情况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原子”。

由于地核的体积极大,温度和压力又相对较高,使地层的导电率极高,使得电流就如同存在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可以永不消失地在其中流动,这使地球形成了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另外,电子的分布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会因许多的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并不同步,这会产生一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地球磁场的南北磁极因而发生一种低速运动,造成地球的南北磁极翻转。

事实上,基本可以将地球视作一台巨大的磁流体发电机——当然,地球磁场的起因是复合式的,还同时包括了其他因素。

地球磁场,在地球范围内无处不在——或者换种说法,正是地球磁场,圈定出了地球的范围。

什么是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几百几千的高温,只是相对原来超导所需的超低温高许多的温度,但依然有零下几百多摄氏度。而在人类所研究的超导中温度算提高非常多,所以称之为高温超导体。

高温超导体通常是指在液氮温度(77k)以上超导的材料。

而樱石这种“高温”超导体,已经能够不科学到了能够在常温环境下实现超导效应了!

——应该称之为室温超导体才对。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巨量的高温(室温)超导体(樱石)存在于地球地下,在高温高压下以流体的形式,弥漫在地幔,随着岩浆流而流动……会产生什么后果?

李尤的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想,但那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论证。

如果,李尤的这个猜想是真的的话……

“利用地球磁场为媒介,联通所有人脑……”

这,是一种依靠地球磁场为媒介,而联通所有大脑的系统……

看着实验报告书,李尤松弛地坐在了背椅的深处,捏着自己的鼻梁骨。

“遗迹……”

“c世界……”

“史前文明……”

第三十章 朝上

洛阳,紫禁城,南宫,东来殿。

此处大殿,毗邻衔龙阁,以前是作为群臣集会之所,而自十年前李恩凯“平章更制”之后,这处大殿便成为了政事堂的官署衙门、办公之地。

十年间,但凡国家行政大事,都是在此处召集群臣,内阁议定的——当然,是在李丞相的思想指导之下。

十年间,群臣大多也都习惯了这种内阁会议,由李丞相指定大体方向,由参知政事总理主持内阁会议,由内阁参知政事们商议具体细节。

政事堂内阁,由政事十二部尚书,再加上总理,总计13人组成。称为政事堂内阁会议,负责中华联邦一切治政理国事。

这13人,决定了中华联邦的命运——在听话的前提下。

而今天,则是政事堂的例行内阁会议,负责议定《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最终稿。

然而,现在,他们却有些奇讶:因为那位衔龙已经迟到了!

这十年相处下来,一众文武官员也都熟悉了李恩凯,知道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每次开会,李恩凯从来都是准时到达,从无迟缓,十年来风雨无阻,怎么今日竟然迟了?

还没等这十三人奇怪呢,忽地听闻内阁房门外传来了侍卫的通报唱名——

然而,这个名字,却并不是众人所以为然的——

“中华联邦皇太女殿下驾到——!”

内阁房中众人先是一惊,随即俱都起身相迎。

大门打开,依旧是衣着紫青的中华联邦皇太女刘璃移步而入,环视了一圈作揖行礼的诸卿,细声道:“诸卿平身,请坐。”

众人诺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