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4页)

院里来,我领你去绣房,好好儿的做几身衣裳,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今儿这身冬衣,瞧着有些小,明儿做合身的。”

沈氏婆媳行了一程,回头望向何氏。

张双双道:“娘可瞧出三婶有些不寻常?”

沈氏笑了两声,“她是个不安分的,你三叔却是守矩之人,不屑与她计较。你二叔一个候爵是跑不掉的,西北打了几年仗,活着的大将军只得五位,杨元帅父子早有爵位,就剩你二叔与陆、程两位大将军。”

张双双想到何氏一个劲地巴结讨好慕容氏母女,心下就想笑,“二房能结李、罗两门好亲,娘是立有大功的。”

何氏不会平白无故地巴结慕容氏,张双双虽猜不出缘由,但也不惧二房、三房的关系拉近。沈氏帮着二房的少爷、小姐寻了好亲,慕容氏虽是个性子大咧的,却是记恩的人。

“这功是候爷、太太的,人选亦是他们帮着订下的。”

张双双不解,这明明就是沈氏夫妇俩帮忙订下的,那些日子连江传嗣、江传良兄弟都派上用场,帮忙打探那几户人家的品性、家风。

沈氏提点道:“有些事,本是帮了忙的,但提一回便罢。不可时时挂在嘴边,说得多了,本是恩情一件,反倒生怨了。再则,二叔是你翁爹的亲弟弟,身为兄嫂帮衬着些也是本分。”

张双双嚅嚅地应了,反复品味着沈氏的这番话。

沈氏又道:“身为长房长媳,就得大度一些,要有个长媳的样子。后面的叔叔们过好了,你的日子也轻松,要是他们过不好,有个三短两难的,你还能不管?”

张双双心下一沉,难不成沈氏这话是在暗示什么,说她在传业的婚事上未曾出力,就连准备聘礼的事,也不大过问。

可不能让要到手的文忠候爵位落到旁人身上去,那是他们的,更是她儿子的。张双双一脸谦恭:“还请母亲指点,儿媳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沈氏舒了口气,“我是瞧着你长大的,张家与江家是世交,马上就要到年关,让你管理的事,你也得多用些心。虽说孩子重要,可家里的事亦重要。说到累,我不比你累么?上有翁婆,下还有儿孙一大堆,哪边不得操心。

就算事多,也是样样尽心的。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明儿你过来与我核对送给各府的礼单。二房那边,到时候我再问问,是一处送礼,还是分开送礼?三房这几年是与我们分开的,但你祖父、祖母这边的礼是我们大房在负责的。”

☆、237说漏嘴

张双双想到自己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男一女,最大的不过四岁,最小的亦才几个月,操心的地方也够多了。在生女儿前,她原还有一个儿子,因她忙着打理家务,疏于照料,染病夭折了,想到那个还未满周岁的儿子,张双双就觉得一阵心疼。而今得了个女儿,正捧在手心里一般地疼爱着。

沈氏现在却怪她不帮忙打理家务,这右相府、文忠候府人多,祖孙四辈人了,各房有各房的心思,她亦着实用不过心思。

张双双想着自怀绮姐儿以来,便极少过问府里事务,一切都是由着沈氏打点、张罗着,这么一大家子人,都靠着沈氏管理,着实辛苦,她是儿媳,本应替婆母分担,想到这些,她心下愧疚,轻声答道:“娘放心,我会多用些心的。”

沈氏道:“你不想管,三房可巴不得把候爷、太太的世交、姻亲都一并夺了去。”

自打江舜诚得了个世袭罔替的文忠候爵位,隐约之间,一切发生了改变。甚至连与江府交好的闻其贵都少来江家。

“娘,我听大哥说,闻家与崔相府走得亲近?”

“就因为你祖父、翁爹将老五调到扬州为官,闻大人与你祖父生了嫌隙,甚至连老五也写信去闻府,诉苦说家里人不待见他,不给他们夫妻好日子过。听说前些日子,从江南送来了三车东西,全是老五夫妇孝敬给闻府的。”

江书麒远赴扬州,原以为会安静下来,不曾想刚到初到扬州还算安分,没到三个月就蹦达开来。知江舜诚父子是有意将他送往扬州,要是再回皇城有些难,就在初达扬州时写过一封家书,后来再不写信了。他挑唆闻雅霜。窜掇着闻其贵帮忙打点行走,想回皇城来。

江舜诚自有用意,闻其贵就此事找他商量,江舜诚一口咬定,要江书麒在扬州锻炼几年。

但,闻其贵不同意了,虽说扬州是富庶之地,可江书麒一个小小的学正,上有知州大人,下还有那么大大小小的官员。在扬州的日子亦过得极苦。尤其是闻雅霜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