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4页)

诸位太医回宫,六皇姐前日身子不爽快,想要找千金科太医,闹到了儿臣府上,儿臣还和黄姐闹得很不愉快,所幸昨夜王妃终于清醒过来,太医说了,只要再熬得过三日,性命便无碍了。所以儿臣恳请父皇,让诸位太医再在楚王府暂住几日,不知父皇圣意如何?”

兴庆帝露出一点笑容,刀锋般锐利,语气却是和蔼的:“这又算得了什么?楚王乃是国家肱骨之臣,莫说几位太医,便是将太医院搬到了楚王府,这天下又有谁敢说半字闲话?”

欧竞天躬一躬身:“多谢父皇恩典,儿臣惶恐,儿臣只是担心王妃。这是父皇的恩典,世人皆会赞颂父皇仁心仁德!”

群臣见这父子二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只觉得刀锋剑芒擦身而过,无不胆战心惊,腰弯得更低了些,拼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欧竞天一番话不光洗清了自己嫌疑,还从别人那里掬来一把同情泪,说完之后,以袖掩面,再不言语。

而兴庆帝也无法再找茬了,人家已经这样惨了,行事便是霸道些乖张些也是情有可原的,何况楚王一向嚣张跋扈惯了,拘几个太医在府里又算得了什么?

兴庆帝抓不到欧竞天的把柄,自然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大理寺卿和内卫统领身上:“裴卿……”

“臣……”裴元吉脸孔贴着金砖地面,眼睛被汗水一腌都有些睁不开,模模糊糊的视野里,一片水渍。

兴庆帝胸中忽然无限恼怒,摆出这样大的阵仗来,准备好了将那人拿下,结末非但没能达成所愿,反而闹了这样一出乌龙,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赵彪忽然叩首道:“臣从哪些暴徒身上搜到了这个,”说着从身边取出一把钢针,双手恭敬举起,头却还是碰在地上的,“请皇上御览。”

徐公公忙一使眼色,小太监忙接过那把钢针,捧上去交给他,再由他呈到兴庆帝眼前。

兴庆帝只搭了一眼,脸上便是怒色一闪,这把钢针不过是普通的缝衣针,没有半点标记。

徐公公忙侧身挡住群臣视线,压低声音道:“皇上息怒,此事转机

便在此处……”

兴庆帝压下怒火,仔细一想,赵彪此举可不是在给自己下台阶么,若是今日真的虎头蛇尾结束了,自己这天子龙威岂不扫地?深吸一口气,道:“果真是有力线索……”慢慢说着,目光一扫欧竞天,却见他仍旧是老样子,两眼发直,眉宇间愁容不减,眼前发生之事似乎根本与他无关,甚至还看到他偷偷望向殿角的沙漏,似乎是在焦灼的盘算退朝的时辰。

兴庆帝忽然恶意一笑,命徐公公将钢针收了,道:“裴爱卿平身,大理寺这些年来从无冤假错案,裴爱卿也兢兢业业从无疏漏,唯有这一次……但事出有因,也不能过于苛责,这样吧,朕命你戴罪立功,仔细勘察,访拿漏网要犯及其背后主使,限期一个月。”

“臣……”裴元吉劫后余生,但是心中仍旧不免忐忑,捉拿罪犯一向都是京兆尹的职责,最多再请兵马司协助,大理寺一向只审理重大案件而已,这样做岂不是会招致同僚不满?纵然自己官阶更高一些,可是悠悠众口……

从袖底往后一瞄,果见京兆尹陈政生面色微微沉暗。再往武将班部里一望,五城兵马司总指挥使石俊也眼神不善,心中更加浮浮沉沉起来,纵然皇上给了这般权力,但是这二位若不全力配合,别说一个月,便是一年也难以查到蛛丝马迹,赶紧惶恐叩首:“皇上委臣重任,何况犯人是在臣看守期间出事,臣本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但是臣于访拿案犯捉拿暴徒,臣远不如京兆尹陈大人、五城兵马司石大人经验丰富,倘若因此延误时机,导致错漏,臣死不足惜,只恐污了皇上圣名……”

兴庆帝微微点头:“爱卿所虑甚是,如此便由陈爱卿、石爱卿一同访拿罪犯,然后交由大理寺审问,朕等三位爱卿的好消息。若是有疑难不解之处,三位爱卿可以去找楚王请教,楚王虽然无暇他顾,但指点一二当是可以的。”

楚王的逃妃;龙游;卷三 风云天下;第二章 两地相思;

欧竞天仍旧呆呆站着,仿若未闻。

裴元吉和石俊陈政生三人已经忙不迭跪倒谢恩,裴元吉还悄悄抹了一把汗,果真是心悸犹存,他也没想到今日皇上这般好说话,不光真的给他拉了两个垫背的,甚至还指了一位亲王来办理此事,到时候若是出了什么差错,第一个担责任的不是三臣官职最高的他,而是楚王首当其冲了。

石俊和陈政生也有这般想法,虽说照理说这类案子不难破案,但是凡事有例外,能在守卫森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