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3/4页)

李序然当然知道杨尚书的意思,但是,一旦打斗起来,刀剑无情,况且,他的恩师身为兵部尚书,自然也是康王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能除掉他的话自然是更好,因为这样等于砍了太子的左膀右臂,反正康王也担了刺杀的罪名。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李序然决定亲自护在杨尚书的身边,毕竟这位尚书大人对自己有恩,他也一大把年纪了,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李序然都要全力保护他的安危。

安排好这些后,李序然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要好好睡一觉,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呢。

第二天一大早,李序然便吩咐各路人马到齐,这时杨尚书也起来了,来到院子里。

根据他们的计划。现在应该请这位假太子准备启程了。

由于太子今天走的消息早就知道了,所以,布政使董连平、按察使司徒晋等官员也早早的站在那里为太子送行。

就在假太子准备好装束,用完膳后,终于走了出来。

“参见太子殿下”,众官员说道。

这时那个假太子远远的站在那里说道:“诸位大人快快请起。本太子来南江省这几日,各位大人忙前忙后的都辛苦了,今天本太子要奉旨进京了,诸位大人就不用送了,大家一大早来这里。真是让本宫过意不去,希望你们能在李大人的带领下好好办差,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本宫一定会向皇阿玛如实禀明这里的情况的”。

刚开始,李序然还担心这个假太子会说错话,但没想到他模仿的还颇有风度,这架势和套路还真的像个太子。

这时,李序然急忙带领大家向“太子”说了些客套话,什么太子殿下真是体恤下官,下官们照顾不周之类的话。董连平和司徒晋还执意要送太子一段。

但李序然给制止了:“难道你们忘了,我们在北江省接太子的时候,就是因为人太多了,才被太子给责备,现在既然太子说不用送,大家就不要画蛇添足 ,送出省城就行了”。

李序然这样做假太子和杨尚书当然是同意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太子是假的,所以要尽量减少和其他官员的接触,不然的话,就会露出破绽,假的终究是假的,毕竟还是和真的有区别。

于是,按照李序然的安排,假太子上了他的那顶颇为气派的轿子,杨尚书等紧接着上了后面的轿子。

专门伺候太子的公公,还有几个经常露面的随从一个不少的都在轿子的左右,没有丝毫的异常。

除了城门后就要正式上路了,这时,李序然命令其他官员到此为止,他则亲自带着大队官兵护送。一切的一切就像是真的太子进京一样,只是真的太子走的很远了。

一路上李序然他们很小心的看着周围的一草一木,生怕猛地从哪里飞出一个蒙面黑衣人或者“嗖”的一声飞过了一只冷箭。

为了把戏演的更逼真一点,同时也为了把声势造的更大一点,李序然已经提前派了三百多人到了盘龙岭,他们按照李序然的命令,将对盘龙岭上提前检查,包括大路两边是否有伏兵,那些地方可能有猛兽出入,那些地方有大坑或者水渠等。

可以想象,这些三百多官兵进了盘龙岭后一定是鸡犬不宁,不要说猛兽了,就是躲在树枝上的鸟雀,也被吓飞了吧。

当然,李序然知道,这些人是不会找到刺客的,如果刺客这样就能被找到的话,那就不叫康王派的人了。

就这样他们终于到了眉山县,眉山县的聂知县早就恭迎在哪里了,上次他还问李序然为什么要实地查看这个盘龙岭,现在他终于知道了,他已经派人协助李序然的人马搜山了。

看到眉山知县,李序然快马上前。

“下官参见中丞大人,听说太子要路过眉山县,下官想尽点地主之谊,略表心意,请太子到县衙小坐片刻,也好歇歇脚”,聂知县说道。

“聂知县,你的心意太子知道了。但是殿下这次是奉旨进京,时间紧迫,所以沿途的府县就不一一停留了,你在前面带路。现在就过盘龙岭,一刻也不得耽误”。

看见巡抚大人如此干脆,聂知县哪里还敢多嘴,他一个七品知县,对巡抚大人的话是不敢犹豫的,于是,便起身上了马,率着他的人在前面带路了。

当他们刚进入盘龙岭时,李序然明显的感觉到一种阴冷,就像是夏日的夜晚突然打开空调有冷风吹进来一样。

这时。李序然命所有的人提高警惕,稳步前进,全力保护好太子和杨尚书。

走了好一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