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4页)

,就皱了皱眉,坐了一会后又把饭给倒了回去,有的人勉强吃几口。

当然,也有些人能像李序然和陈县令一样,不一会,一碗饭、一小蝶咸菜就吃完了。尤其是刘侍郎,他还觉得这饭别有一番味道,吃的津津有味,他是京官,倒也没什么。不过,身在经历了几年重灾的两地,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到,那就说不过去了。

大家看到李序然站起来,于是,官员们便全部都站起来,当李序然问这饭吃的如何时,大家都连连点头,都说吃好了。

只是,这些官员不知道,他们刚才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秘密的注视着,尽管李序然是背对着他的,但在暗处还有他的眼睛,那就是安刚和杜唐。

吃完饭后,按照李序然的命令,现在到了议事的时候了。

众人坐定后,李序然坐到了上面,开始说话:

“诸位,之前都已经见过面了,所以本钦差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其实,你们之间应该更熟悉。

今天呢,大家在这里议事,相信每个人都知道是因为什么,那就是赈灾,就是不要让两省的百姓们饿死,说小了,只有度过这个难关,各位的乌纱帽才能保住,说大了,大家的命都可能不保,因为,人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

可能大家都体会不到什么是饿的滋味,不要紧,相信今天下午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了,因为,刚才你们吃的是粥,这东西是不耐饱的,可是,就是这稀粥,百姓们有时几天都喝不到”。

底下的人都静静的听着,他们的头微微低着,知道朝廷要派钦差大臣后,这些官员就开始多方打听李序然的经历,知道他是个文官做到总督,武官做到征北元帅的大学士,这在许多为官者的心里,简直是只能仰望而似乎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

而李序然却做到了,也正因为此,这些人对李序然是云里雾里,根本看不明白,从刚见面时的又敬又怕,到去了后山时的又惊又奇,以及方才让他们在院子里喝粥的又怕又恨,这一切都在心里徘徊,而丝毫不敢流露出来,而此刻他们的对李序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并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李序然自然知道这一切,真正要办事,能办事的人一定能够理解他,而不是认为他刻薄,要是有侥幸心里的人,则对他要做多手准备了。

但不管怎么样,李序然必须要下达他的命令了,所以,他继续说道:“既然连粥都喝不上了,那怎么办?那就要靠在座的各位了,所以本钦差下令:

从即日起,各级官员都要弄清楚自己辖下的灾情,包括灾民的数量,最严重的区域,老人、壮士、妇女还有孩子的比例,灾民的分布的情况,流动情况。

各省的情况,本钦差问巡抚,钱粮民政等,问布政使;刑狱问按察使;到了府上,本钦差问知府,到了县上,本钦差问知县。巡抚必须知道各府的情况,知府必须要知道各县的情况,知县那就更不要说了。

其次,朝廷只给了五十万两赈灾银两,这远远不够,所以,本钦差命令在坐的各位每人拿出一份心意,算作是特殊的赈灾粮,另外,希望各位回去能在自己的辖区发动富商士绅,让他们也捐出来一些,这是命令,必须要完成。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你们回去后每个人都给本钦差写一份各自辖区的发展论述,我们不能老等着要银要粮,只有治理好了地方,才能让百姓们粮仓里有存粮,一旦有了存粮,就不怕遭灾了,即使遭了灾,也不会饿死人了。你们不要以为现在只是灾民的事,发粮食的事,而是求发展谋长远的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钦差的见面礼(下)

这些官员都不敢说话,这时,李序然突然提高了声音:“怎么?没听明白吗?听明白了,应一声啊”。

“下官谨遵钦差大人严令,定当完成好赈灾重任”,那些官员齐声说道。

“本钦差的话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意思,第一,就是度过眼前的难关,除了朝廷的赈灾粮,剩下的就靠你们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各自想办法吧。

第二就是往远了看,往远了想,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修建水渠还是改善土壤?养鱼还是养马?种树还是养蚕?你们用心去想。这和解决当下的难关不冲突,恰恰相反,现在正是能深刻体会不好好办差,不好好当值是什么结果的好机会。

随后,本钦差的随员会向各位发放细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本钦差的话已经很清楚了,没有说清楚是本钦差的过错,说清楚了,各位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