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2/4页)

差事要办。

李序然也就是像上次一样,委婉的表示了这些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同时,也向太子表明了自己一定会在南江省好好的干,觉不辜负皇上还有太子的期望。

最后,太子亲自将李序然送出东宫。

离开东宫后,李序然便去了刑部,还有都察院以及户部,他还有些书信要给这里的一些官员要送,有一驰和尘远的,也有司徒晋和董连平的,这些人都原先在京城的这几个衙门做事,自然有不少关系,不少故交朋友的。当然,还有梦盈给他父亲老友的书信。

办完这些后,李序然再次来到杨尚书府上,向他拜别。杨尚书的夫人,也就是李序然的师母特意留李序然在尚书府吃了饭,同时,还拿出一个小盒子送给李序然。

李序然打开一看,是一个小银锁,他师母说是给李序然孩子的长命锁,叫李序然务必带上。

推辞不过,李序然只好拿上,幸好走的时候,他的太太静儿给他师母拿了些用泰州丝绸绣的一个刺绣,上面写着:寿比南山。

他的师母很高兴的接过了他的礼物,直夸李序然好福气,娶到了这么好的太太。

其实,李序然连这个师母的面也没见过,只是走的时候听太太说,到了京城之后一定要和师母说说话,因为,李序然当年在刑部的时候,他的师母对他是很照顾的,比起杨尚书的严厉,他的师母更加的细心,就像是一家人似的。

应酬完这些后,李序然便吩咐杜唐和安刚,应该回南江省了,耽误了这么多天了,他早就惦记他的南江改革大计了。

几天后,他们回到了巡抚衙门,李序然便将在京城经历的事情讲给他们听,同时还将自己从京城带回来的书信和买的小礼物拿给他们,这可高兴坏了李序然的孩子,因为有些东西只能在京城买到,所以这个小家伙今天算是大开眼界,看着他的一堆玩具,他谁也不让靠近,把众人都逗笑了。

李序然叫静儿把长命锁给孩子带上,这是他师母特意给拿的,千万不能把这事给忘了,这也是老人的一片心意。

晚上的时候,李序然他们几个还有十三骑的人都在一起吃了饭,这种情况下自然要喝点酒,李序然感觉这一醉,京城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明天将继续他的计划吧。

可是,京城的事情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过去。

一个多月后,李序然接到消息:皇上驾崩了,太子继承皇位。

李序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又来了一个消息,大意如下:

为了加强统一管理,朝廷决定在南江省和北江省设立两江总督。着,南江巡抚李序然新任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节制两江境内所有的官员,掌管两省的民政、军政、司法等。

第一百零三章 高处不胜寒

皇上终究还是走了,像他自己说的:万岁那只是个幻想,百岁就不错了,生老病死这个规律,谁也不能幸免。

这时,李序然才明白了,为什么皇上派太子亲自来南江省和北江省实地 查看,同时,他们都一直在说这两个省有统一的计划,李序然的责任的会更加的重大。

没想到这个责任就是把两江给了他,让他做了两江的总督。

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是地方官的最高境界,如果说巡抚是地方大员的话,总督甚至可以说是一方诸侯了,列入了从一品的行列,用现在官阶来说就是有政治局委员衔的最高地方官,而且是真正位高权重。

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巡抚相对重民政,而总督则偏重军政,两江境内所有的兵马都由李序然节制。这个年代,有兵权才是真正的有权、有实权。

安排好宫里传旨的人之后,李序然一个人来到了城南的那座山上,每次遇到事情之后,他经常会来到这里,不管是起伏还是悲喜。

看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和树木花草,李序然的心里变得更加的复杂起来。

这时,他想起了静远大师,想起他说的话,当年静远大师让他选择三样宝物时他放弃了能看出前世来生的镜子,也放弃了最高权谋之书,而是选择了那张能解读他在凌云寺抽到的那根竹签意思的无字之纸。

现在李序然又从小锦囊里拿出那张纸,每次遇到极其复杂的事情时,李序然都会打开它。

但每次打开后,什么字也看不到,这次也不例外。

李序然小心的把它收起来,他知道,一定是时间不到,当年,静远大师给他说过这上面有解读签文意思的字。那就一定有,而他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