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4页)

使送往京城的信后,就把那两个送信的人给抓了起来,并秘密的送到了北沙,让一驰和尘远他们看起来。同时,李序然通过送信人说的信息,将他们的亲人也接到了北沙,现在那两个送信的人反而对李序然很感激了,他们有了宅院,也有了银子。

这些人在衙门呆久了,自然知道李序然是有朝一日用他们来扳倒佟尔璞和富察鲁,不过,他们也不恨李序然,因为他们这些人到哪里都是一颗棋子,现在李序然给了他们吃的住的,还让他们一家团聚,比他们在衙门强多了,同时,他们也通过这件事,打听到了李序然的一些情况,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原本他们以为这天下除了皇上,就是佟尔璞和富察鲁了,但是没想到这个李序然比他们厉害多了,无论文武官员还是百姓,对他评价都是很高很高的,尤其是到了南江和北江省还有北沙,李序然比皇上都管用。

所以,这两个人铁了心决定跟着李序然了,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站出来帮李序然,他们送了很多次信了,知道的事情也不少。

所以,李序然就没有将河南布政使和富察鲁的信说出来,反正人和信都在他的手里,随时可以拿出来。

李序然现在这样做,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富察鲁牵扯进来,因为一旦牵扯进来后,佟尔璞和富察鲁就会联合起来对付他,这倒反而给了他们一个联合的机会,所以,李序然只是单纯的说了布政使的情况,即使出事,也不会牵扯到富察鲁,关于这位仅次于佟尔璞的中堂,李序然另有安排。

只是,他的心里有另外一个盘算,现在还不到这个时候。(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京城的东西

河南的布政使自然知道其中的要害,李序然身为大学生,现在又是钦差大人,又碰到几百万赈灾的这个当口,要办他这个布政使,真的就像是踩死一只蚂蚁这么简单。

布政使的问题一解决,剩下的官员就好办了。

那些知府和知县;李序然知道就省事多了,那些已经被李序然掌握铁证并能处死的知府或者知县,当他们知道李序然掌握了他们的罪证后,竟然一点都不害怕,很坦然的从袖筒里掏出厚厚的一叠银票,想摆平此事。

这让李序然更铁了心要查办他们,这些人真的没救了。

官员全部回见完了之后,就等富商了,不过,李序然却没有将他们一一传进房间,只是适当的点了一下,他已经掌握了富商们给官员行贿的证据,而剩下的事就交给那些官员了。

富商他们有大量的存粮和银子,一旦逼得太紧,他们就会拼命的藏起来,实在不行了,他们完全可以把东西折成银票,拍屁股去京城之类的地方,反正有了银子,那里也可以生活的。

所以,李序然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些人施压,同时,又不能让他们轻易的离开这里,一定要将粮食和银子捐出来,帮朝廷和灾民度过这个难关。

而具体的做法就是,一方面强压那些官员给他们施压,同时,要命令现在非常时期,各大票号和当铺有大宗的交易。必须要向官府报告,而官府知道后必须要向李序然或者他的随员报告,如有失职。李序然的手段是大家都知道的。

同时,李序然向两省的提督下令,调出各路兵马在省界和府界还有县和县的界限都驻扎军士,一方面是为了灾民流窜太厉害,以免酿出大乱,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这些官员和富商转移财产。

接待过这些人后,已经是下午了。确切的说天快要黑了,这些官员又冷又饿。中午只吃了点便饭,看到李序然从房间里走出来后,他们原本以为终于可以走了。

但是,他们想错了。李序然还有一道节目。

这时,李序然站在上面,让刘侍郎请出圣旨并尚方宝剑,众官员只好再次跪拜。

之后,他将皇上捐的银子,还有朝廷亲王以及一品大员捐的银子都拿出来,上面有名字、官职,大家看的目瞪口呆。而李序然再次开口了:

诸位,今天耽误大家这么长时间。实属无奈,现在我和大家一样,一样的冷。一样的饿,你们现在体会到灾民的滋味了吧?

大家刚才也看到了,这次赈灾有圣旨,这里有皇上、王爷,大学士,还有各位朝廷大员的捐银。哦,对了。上面没有本官的名字,但是本官已经在离京的时候将自己的捐银交给了户部,共一万两,这里面有皇上给本官北沙征战后的奖赏,也有本官的俸禄银子,这一点,户部侍郎刘士成大人可以证明。

本官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就是想告诉诸位,现在的情形是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