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2/4页)

要看看李序然的反应了。

“对。杨中堂说的对,九王爷的威名我早就听说过了。你刚才的一番高论也确实让我茅塞顿开”,李序然也放下手中的茶杯,继续说道:“当年,我在北沙带兵的时候亲自领教过谋略和兵权的重要的性。所以,你刚才说的我很有感触,没有兵不行,可有兵没有谋略更不行,这只是打仗,更何况是治理一个国家了”。

这时,杨再兴说道:“这么说,序然老弟是同意一起拥立九王爷为太子了?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就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了”。

李序然依旧像上次一样。他没有也无法当着他们的面表这个态。于是,他说道:“杨中堂,这件事。容我再想想,我在地方上呆的时间久,好多事情还不知道该怎么做,荣我慢慢来,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李序然这是托词,而在杨再兴这里却被误会成是一种变相的索取。

“给。兄弟,这是二十万两银票。你拿着,我知道,你是个清官,是官员们的典范,但这些银子是给下面兄弟们的,他们的花销大,你拿着吧”。说着,将一张银票放在桌子上,然后做告辞装,他要走了。

临到出门的时候,杨再兴回过头来说道:“哦,对了,九王爷说了,你当初当过元帅,盼望你以后还能掌管帅印啊,无论是文官武将,九王爷都会想到你的”。说完,杨再兴便告辞了。

杨再兴最后的话很明显,意思就是说只要跟了九王爷,还会继续做更大的官,而且还是可以重掌兵权。

九王爷是能文能武,可是,不管怎么说,他毕竟不是最厉害的,起码他斗不过皇上。要知道,这次选新太子这件事,不仅是众皇子之间的一场争斗,也是皇子和皇上之间的一场考验。

因为,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这些皇子怎么表演和争斗,最后拍板的是皇上,而皇上最后依据的是他自己的判断。

只顾着和皇子、大臣争,而忽略了皇上,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悟道这一点,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那些最终能继承大位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勇猛的,而往往是最合适的,而在这一切中,不一定全是因为皇子本人,而更多的是因为皇上。、

所以,李序然现在还是按兵不动,他要等待一个机会,也要创造一些机会,他知道:这次,他要在众皇子和大臣乃至皇上之间周旋,要取得一个完胜的结果是非常难的。

这段时间以来,杜唐和安刚他们也没闲着,除了全力协助李序然外,他们还在秘密的继续着之前那个在戏园子里的媚儿姑娘的那个计划。

经过他们的苦心经营,媚儿姑娘不停的给富察公子和佟公子开出一些条件,让这位公子哥去争,而媚儿也在不停的添油加醋了。经过这么一推,这两位原本就心高气傲的公子哥关系很快就僵了。有好几次,差点就打起来,好在被其他的人拉开了。

而接下来,只要他们再使一把劲,目的就达到了。但这时,李序然却不让他们继续这个计划了。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之前不是说的好好的吗?”杜唐说道。

“你把我们在戏园子里的人都撤出来,同时,你派人把媚儿还有她的亲人送到南江省,先不要让他们回太仓县,就在南江的省城住下吧”,李序然命令到。说完后,安刚立刻就去办了。

这时,天灰蒙蒙的,李序然望着远处,脸上现出凝重的表情,他的眉头紧锁,手背着,身后站的是同样心情沉重的杜唐。

良久之后,李序然转过身来对杜唐说道:“你去周围打听一下,看那家寺院里收带发修行就是那种让俗家弟子锻造修行的?最好是能疗养身体的,你去看看吧”。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谁要到寺庙里去?问这个干嘛?”,杜唐问道。

“你就不要问了,快去办吧,办完快点回来,我还有重要的事情,你们要多留意,最近可能要出大事”,李序然依旧望着远处。

“知道了,大哥,你就放心吧”,一直还沉浸在戏园子那件事的杜唐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然的话,李序然一定不会特意说要出大事,能让他称得上大事的,可真不是一般的事。

杜唐走好,李序然站了一会,然后回到院子里,来到厨房。

“老爷,这几天天气不好,冷风吹的呼呼的,你可要注意身体,想吃点什么,我给你做”。

“羊肉汤吧,还有辣椒,你多炒些辣椒,我想吃的大汗淋漓的那种感觉”,李序然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下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