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2/4页)

便吩咐大军快速前进,把军需驮到马背上,同时用绳子将马队牵起来,顺着山上的小路走过去,同时还有小轮车和人力在扛着东西,他要以最快的方式将东西运过去。

李序然还命令人随着拿着一些小木板,将它铺在地上,这样的话就可以然路面变得宽一点和平一点。

到了中午的时候,李序然便率着后方的将士赶到了距离县城三十里的地方,等在那里的士兵便开始安营扎寨。

李序然看着这里的地形,特别的开阔,周围倒是部容易设伏,同时视线也可以看的很远,倒是个安营扎寨的好地方,只是双方都没有屏障,一旦发生了激战,就只能是拼人数和肉搏了。

杨大将军已经率领着骑兵到了县城外。

根据命令,李序然立刻就要回到北江省了,因为大部分的粮草还没有到位,他要尽快安排,同时,他要命人将山上的路修一下,不然运送东西很不方便,像投石车等大一点的武器就很难运过来。

当李序然到了北江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他急忙命人抢修山路,过了一会他又收到杨峰的飞鸽传书:县城攻下来了。

这个看似很好的消息却让李序然更加害怕起来,他的直觉告诉他:这里边有很大的问题。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但他还是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要将自己的一万精兵布在杨大将军刚刚攻下的那一座座的山里。

李序然选择的时间是晚上, 同时命令这些将士带到一天所用的干粮和淡水。

李序然没有请示杨峰,他这算是后方的将士,一旦要是问起来,他可以说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运送粮草,这也是他的份内事是,谁也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妥。

李序然命令北江提督将军和尘远亲自率兵,自己也就在对岸不远处的丛林里。

看这满天的繁星,李序然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但愿自己这一次的部署是多此一举的,千万不能将自己将士和杨大将军的大军给切开了。

俗话说:骄兵必败,但愿杨大将军现在能认识到局势的复杂性和取胜的偶然性。

这时,李序然突然想起来了梦盈说的话:刚开始的时候,朝廷的大军会取得小小的胜利……

难道?这真的是小沙国事先设好的一场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决战南沙城

而此刻的杨大将军则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他觉得今天的战果真是太令人兴奋了。既攻下了边境的山岭,又拿下了一座县城,相信这个消息到了朝廷里,那些人一定是大加赞赏的。

只是,他不知道当下的局势会有多危险,而等待他的又是什么?他似乎都看不到,也许人真的是可以改变的,杨峰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当这个手握大权的大将军,他同样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变得如此的武断和过于的骄横。

说到“纸上谈兵”,大家就会想到一个历史人物——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讲起兵法来滔滔不竭,口若悬河,但等真正到了战场上就落得一败涂地。也许皇上也是过多的听信了杨峰的说法,才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他,不否认杨峰是个好刑部尚书甚至兵部尚书,但说起大将军,那还是真实欠缺了些。

因为,打仗不同其他,随时就有可能变化,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况里又蕴含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但这些规律和特点又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也许是久在高位,从刑部尚书到兵部尚书这些位高权重的位置到现在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他的眼睛和脑海里似乎看不到了一些极为珍贵和重要的东西了,比如说虚心,比如说众人的智慧,比如说他人的意见,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心灵的蜕变吧。

其实,这位大将军对不光对敌军的形势估计不足,而且对自己的大军也认识不足。

而眼前的这位军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这时,大将军的军师正好走了过来,这个军师是皇上专门派给杨峰的,他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军师,这个人精通谋略,但更通权谋之术。他知道皇上派他来一方面是作为参军来辅佐大将军。而另一方面则也是为了监视大将军。

一同前往的还有几个将军和侍卫,他们都是皇上的心腹,皇上给了他们命令:对待小沙国的问题上,听大将军的。但一旦大将军有什么异常,他们则都要听军师的。

同样,军师有单独给皇上上折子的权力,所以杨峰的每一步举动在皇上那里都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皇上有旨:除非特殊情况,大军都要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