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部分 (第2/4页)

折汇兵败的战报报上去,旁人也只能说大将军种燧说的都是实情,没有故意委过于人,因为西北镇军那里都已经传遍了嘛。

三来,中路大军已经克下灵州,不日便能到兴庆城下,中路大捷,折汇兵败之事,动摇不了军心。

至此,种燧心中已然安定无比,这才想起中路大军竟然攻下了灵州重地。

再问种磬。

种磬脸色古怪,只干巴巴的道:“大帅用兵如神,火烧灵州以及城外西贼大军军营,大败西贼各路人马于灵州城下,斩获无算,小弟到军前时,见得西贼俘虏,都快赶上中路大军多了。”

种燧喜上眉梢,却也有些郁闷,只是拍案叹息道:“折汇误人误己,真是该死。”

种磬点了点头,因为大将军赵石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也说的差不多,甚至还有一句,折汇怎么还有脸活着?

这一句,种磬感同身受,都是大秦将门子弟,兵败至此,回军途中,换了是他,一定已经抹了脖子,省得让祖宗蒙羞,旁人受了连累,如此一死了之,不定还能得个刚烈之名,不定朝廷顾及折家脸面,再有同情之人游说,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折汇还活着,数万大军一战而殁的罪责,几乎也就全在他身上了,朝廷不管怎么做,首先都会重处折汇,说不定就要累及家眷亲人……

折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位?

种磬摇了摇头,他祖母便姓折,种折两家就算反目,之间的牵扯也不是一会两会能甩得开的……

既然事情已经差不多有了结果,种遂的心思一下便转回了当前战事上面,战事还没完,围歼折汇部的左厢军司也不是丝毫无损,驻守银州的祥佑军司战力不强,实际上,现在右路这里,已然形成对峙之局。

西夏人虽然胜了一场,但并没有彻底扭转战局,他麾下大军几乎完好无损,还有一战之力……

此时,种燧的目光遥遥望向了北方,期待什么,自然不言而喻,但到了现在,草原胡骑的影子都没见到一个,种燧怀疑,木华黎是不是已经回兵草原去了?

事实上,与他想的相反,右路最惨烈的一场战事,就发生在屈野川旁的天狼原上……

日渐西斜,残阳如血。

天狼原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草原战士的尸体,再也听不到草原骑兵们狂野而又充满兽性的呼嚎声,箭矢如同蒿草般遍布地面,血水浸透了这片草原,许多地方如同溪流一般在流淌,无主的战马在战场上流连不去,声声哀鸣,为逝去的主人奏响最后的哀歌。

天上寒鸦遍布,如同乌云。

这已经成为一处地狱一般的地方……

一万三千左厢军司最精锐的士卒,以及左厢军司两千最彪悍的骑兵在他们的主将西夏东北经略使,左厢军司司主李元翰的率领之下,结寨而守,牢牢的钉在了草原骑兵进兵的路上……

他们是如此的坚定,如此的自信,将战场设在了天狼原最开阔的地方,来面对成群的骑兵的冲击。

血战连连,即便草原上最骄傲,最英勇的武士如今也要承认,守在这里的一群西夏人是那样的英勇,是那样的无所畏惧,是那样的难以战胜。

蔑儿乞人损失惨重,乃蛮人碰的头破血流,鞑靼人尸横遍野,克烈部的战士颜面无存……

这些西夏人就像一堵坚固的大坝,拦在路途之上,让草原勇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河流……(未完待续……)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天狼(二)

落日余晖之下,木华黎漠然望着远方。

只要仔细看,你就会发现,此时的木华黎和赵石在神态上十分相像,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丝毫不为外物所动的冷漠气息,这样的他,却还能让人感觉出一种异样的威严。

当然,这并不奇怪,木华黎向以大将军赵石奴仆自居,实际上,他既是大将军赵石的旧部,也是大将军赵石的学生,更是大将军赵石的心腹将领之一。

他的一切,都来自于大将军赵石,到如今,随大将军赵石南征北战多年,不自觉之间,便带上了大将军赵石的一些习惯和模样,而他确实也是国武监生员中,最像大将军赵石的一个人……

不过此时,木华黎,奉令抚草原诸部,无论官职,还是兵权,实际上已经一步跨入大将军行列,大秦最特殊的一位冉冉升起的军中新贵,被草原诸部尊为拉乌尔汗,众军之主的他,眉宇间还是带出了几许焦灼之态。

大帅交给他的任务,他完成了大部分,一个,廓清不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