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2/4页)

事无绝对,也正是这一点,让种从端吃了大亏,当初太子与身在潼关的魏王

争权夺宠,身为太子娘舅的种从端毫不例外的站在了太子一边,积极参与其中,其中细

节也就不提了,种从端最后因克扣潼关守军粮饷事被责,起因虽是如此,但真正坏事的

还是因为种从端在金殿上当着群臣的面进言正德皇帝,应以后路诸事而制边军,这话虽

是没错,也正对当初正德皇帝的心思,但他也不想想自己根基所在,所以算是一下子捅

了马蜂窝,便是种氏族人也对其不满之极,旁人就更不用说了,太子李玄持更是个见事

不好,就找替罪之羊的主儿,种从端众叛亲离之下,这下场也就不用问了。

于是这位前兵部尚书大人不日被贬金州,任金州转运使,专西北诸路镇军,禁军粮

草事,于是连带着,种家实力锐减,落于折家之后等影响就不用提了。

不过倒霉的还在后面,不数年,又闹出了庆阳府兵变这等大事,此事乃太子一手主

持,以金州私库之粮以补镇军倒卖粮饷之缺额,这中间自然少不了种从端给与其方便,

而当初之所以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也是因为西北大雪,延误了金州运粮的人马,这才

酿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兵变,待得兵变平定,太子那边虽然也是漏洞百出,狼狈之极,

但好歹在明面上搪塞了过去,正德皇帝也不与过于追究太子之责,这么一来,种从端算

是又倒了霉。

他在金州数年之间建造的私库被秘密查封,因为事关太子朝局,所以倒是免了牢狱

之灾,之后种从端专任安抚使去了转运使这个肥缺也就在情理之间了。

不过金州向来是吴家的地盘,盘根错节,不可动摇半分,安抚使要想在金州有所作

为那是妄想,这些年种从端日子也是越来越不好过才是真的。

接着便是如今大秦起兵伐蜀,对于种从端来说又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起伏,当今皇上

李玄谨自然是信不过他这个废太子娘舅的,除了早早派遣自己心腹任职随军转运使之外

,还派来了陈祖暂代金州安抚使,而倒霉的种大人又被赶到了通判的位置上,着着实实

降了一格,眼瞅着灭国之功就在眼前,却是连个边儿都没沾上。

观其宦途,便是不相干之人见了,估计也要撒上一把同情之泪的,从兵部尚书,到

一个边州的通判,这距离就好像金州离长安那么远,也不由人不感慨种从端际遇之差了

而赵石是亲身经历庆阳府兵变之人,不过那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队正而已,只知前

因不知后果,而南十八自然明白其中故事,却也有意无意的隐瞒了下来,在向他说起种

从端此人的时候,还感慨了几句,不过他着重说的是种从端因言事获罪的经过,这其中

自然是让赵石警醒之意,赵石心里也明白得很。

这些题外话暂且不提,不一时,外面脚步声大作,前去随陈祖迎接的人回来了,赵

石也能真就端坐在那里,自然带着余下之人迎出厅外。

不远处,陈祖正陪着一个须发皆白,一身官衣的老者谈笑着缓步而来,赵石心说,

这看来就是种从端了,虽然经历有些倒霉,但此时看上去,老者年纪虽已老迈,但精神

头却极为健旺,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老远就能听见他爽朗的笑声,不过看上去却有些风

尘劳顿之色。

这时看见赵石带人迎在阶下,老者的眸子在赵石脸上扫过,微露些讶然之色,不过

却紧走了几步,“可是钦差赵大人?老夫在这里给钦差大人见礼了,哈哈。”

“通判大人有礼了。”

“老夫忙于公务,今日方从外间回转,紧赶慢赶,还是未能迎候钦差大人于道左,

还望钦差大人恕罪。”

之后种从端又与其他钦差随员见礼,见这些人就算有那么一两个面熟的,也叫不出

名字,估计当年他任兵部尚书之时,不过三四年间,就已位高至此,再想起这些年,朝

局几番动荡,先帝更是在前年驾崩,再回京师故地也是渺茫的紧了,想到此处,心中感

慨之余,沟渠纵横的脸上不由流露出黯然之色。

不过这些年他也想的明白了,自己年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