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部分 (第2/4页)

是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用过于苛责官员有多贪婪,换句不好听的话,两边都不是好东西,狼狈为奸是早晚的事情。

本来,朝廷正处于动荡渐息之时,如今又起大案,对朝廷来说,并不是好事。

但若是案子出在光禄寺这样的衙门,却又两说。

这地方,皇亲国戚扎堆,皇帝陛下乐见其成,就算没这个案子,他也正打算寻他们麻烦呢……

至于朝臣,很多人更是欢欣鼓舞,打下来一只两只皇亲国戚……嗯,很不错的事情嘛,可以搞一搞。

上下隐隐有了共识,于是,大秦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贪腐案,就此诞生。

户部很快就接管了光禄寺的各个职责,皇商们滞留京师待查,混乱之处,也很快被户部联合兵部刑部弹压了下去。

京师又热闹了起来,这回,杏林盛会不再是新鲜名词,而光禄寺三个字成了重点。

出人意料的是,首先遭了厄运的不是下面的小官儿,更非是那些战战兢兢的皇商。

第一个坏了事儿的却是“年轻有为”,堪堪就要接任光禄寺卿正的光禄寺少卿刘景尧刘大人……(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大案(二)

权势地位越来越是稳固的晋国公赵石从来不以宽容闻名于世。

所以,光禄寺少卿刘大人是整整提防了两年,从蜀商张某在金州暴毙,一直到如今成武七年冬,刘大人从来没有放松过心里那根弦儿。

在光禄寺任事,更是兢兢业业,谨小慎微,这到也有好处,因为勤勉而又谨慎,很得上官赏识,很快,光禄寺卿的位置,就开始向他招手了。

刘大人有点踌躇满志,两年过去,那边并无什么太大的动静,看来当年的事情,没寻到他的头上,到了张某那里,也就断了。

要不然,以晋国公赵柱国的权势,想让他直接罢官不太容易,但给他找点麻烦,应该是轻而易举。

要不怎么说呢,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那边没动静,他即日也将高升,虽然不能转任六部要职,有点遗憾,但怎么说,也算是一步迈进了朝廷大员的行列,就是权责有点小罢了,品级上到了,但和外朝重臣们相比,光禄寺明显不够看。

这么一来,刘大人又动了心思,照样对准的还是公主府。

因为晋国公府那边实在不好下手,朝野内外,现在多为赵柱国一党,让他有点无从着手之余,也有点心寒胆颤。

而公主府那里不一样,光禄寺是干什么的?

皇家的事情,许多都要光禄寺来办,公主府无疑算是皇家一员,用点手段,就能沾上公主府的边儿。

不用说这手段有多隐秘。也不用提这手段有多阴狠。

最终的结果就是。把刘大人自己陷进去了。

这一次的报复……没错。在刘景尧自己想来,就是报复,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报复来的这么快,而且这么的不留余地。

从蜀商张某那里,牵涉到光禄寺不说,还没等他缓过神儿来,京师这边的出了事儿。

有京师刘府总管。刘景尧最信任的人之一,到长安府衙出首,一棒子就把刘大人砸倒在地。

从刘府中搜出贡品虽然不多,价值最高的就是一些极品茶团,如果刘景尧亲自在那里,一定能认得出来,那是他派人送到公主府的东西,却是在自家被搜了出来。

人证物证都在,根本无法抵赖。

私吞皇供,只这一条。就够刘大人掉脑袋了,而且。从蜀商张某那边,刑部还给刘大人设了案卷。

贪渎之事,大秦不是没有,但来到光禄寺少卿这样的品级上,还是大秦开国以来头一遭……

和科举案差不多,这次贪渎案也是突然爆发,事先好像没有一点征兆。

和科举案更像的其实是,两案发作,都有着必然的原因,过后想想,好像又都是顺理成章。

不说科举案,就说这次贪渎案。

大秦来到成武七年的关卡上,一系列动荡频出不止。

许多聪明人便都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许多故事,又为什么会是在这个时节出现。

然后,便是豁然开朗。

随着疆域的扩展,政事上的繁杂已然非是当年可比。

大秦从景兴年间开始变法,一直到成五年间,还在继续。

这不光是说两任君王都雄心勃勃,有志于天下等等,而且,此时看来,更像是大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