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页)

到他会是如此的坦诚,心头的阴霾竟也被他的直白冲淡了许多,默默的伸开手掌,与他十指相扣,“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玉儿倒是相信,你心中的道,定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四爷眨了眨眼,望着我的目光闪过些许动容,随即自嘲的一笑,开口道:“希望能如你所愿吧。”

门外突然想起一声刻意的咳嗽,房门打开,眼前却是戴总管矮胖的身形再次出现。他的头微微低垂,对房内的一切似乎都视而不见,只谦恭的对四爷说:“主子,苏克济的小舅子,赵七来给您请安了。敢问主子,是见还是不见?”

四爷又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松开我的手,站起身来,淡然的答道:“你去把他打发了吧,该怎么说,你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戴铎答应了一声,身子轻巧的一转,竟已毫无声息的退了出去。我望着已然合拢的门板有些发呆,实在不大相信那如此敏捷的步伐,竟然属于一个捧着肚子走路的人,不由得对着四爷问:“爷,这戴总管不是什么世外高人吧,怎么总是来去无踪的?”

四爷点了点头答道:“你倒也有些眼力,戴铎年轻的时候习武,轻功甚是了得,当年人称‘草上飞’。”

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了迪斯尼动画里那只小猪拉长了脸趴在草堆上忽扇着翅膀的的样子,不禁脱口而出道:“是草上飞猪吧?”

“你!”四爷愣了愣,眼底的笑意还未溢出,却被一片阴云笼罩在了脸上。他瞬也不瞬的盯着我,犀利的眼神把我心里看得毛毛的。我讪讪的吐了吐舌头,赶忙走到他身后,讨好的给他按摩着肩膀,笑嘻嘻的凑到他耳边道:“不用生这么大气吧,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行不?”

他回头瞟了我一眼,顿了顿,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真是挺像的。”

***************************

今天终于把这章更新完了,不过看的人好少啊!看来小白是速度太慢了,抱歉,抱歉!

壶口记忆

作者有话要说:已经看过这一章的各位大人,前面没有变化,只是把看烟火的结尾重新写过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清晨的街市,沐浴在一片金色的朝阳之下,却宁静得有些失真,仿佛是倒映在海天相接之处一个美丽的幻影。

再一次回头看看客栈的牌匾,略显破旧的“并州老店”几个字仿佛时刻在沉默中昭示着古老的风韵,天下九州,并州其一,并州的建制曾一直延至唐宋,只是我并不晓得,这伫立于沧桑中的店堂,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一天, 将我们过往的身影也记述成一段遥远的过去…

四爷答应了我的要求,同意把小喜子带在了身边。当她换上一身新衣,一脸感恩的望向我的时候,心里溢出的味道,却明明是愧疚。如果没有遇上我们,她还会跟着爷爷幸福的在汾河上荡漾;如果没有遇上我们,她便不会把痛和仇恨早早的种进心里;如果没有遇上我们…唉,看来我又一次想了太多的如果。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继续沿着汾河的走向前行。我任性的给小喜子改了个名字,叫做小乔。她似乎并不懂得这其中的含义,只是茫然的点了点头。而当她拾起哀怨的目光,遥望着河岸的时候,我心里便会升起莫名的刺痛,一闪一闪的。文水武则天的故居、平遥古老的城墙、介子推隐居的介休山林、洪桐县里的参天古槐,即使无数的古迹名胜从我的眼底滑过,而我的心却总是懒懒的,没有兴奋,没有热情,没有缘由的囿于一种沉闷的麻木中。

四爷似乎对我的淡漠没有太多的察觉,一路上更多的时间是和戴铎在一起悄声低语。每每遇到城门、桥口、码头新增的税捐,他总会轻轻的皱一皱眉;而一走出城市,望见那郁郁葱葱的麦田,他又会在憧憬中舒展着醉心的笑意。在这样的时候,我虽然明明知晓,却仍会有些嫉妒的觉得,他爱我,比爱这江山,少的不仅仅是一点点。

我们一行人到达临汾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了。这个月十八是康熙皇帝的寿辰,本以为四爷会赶着回京。可他却转了个身,把下一站的目标指向壶口。

三月的天气,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山谷中冰雪消融清溪流淌,没想到在这临近黄土高原的地方,竟会有如此秀丽清新的景致,倒像是江南迤逦的水乡一般。一路上翻山越岭,转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弯,虽然是坐在车里,但我的屁股也几乎要被颠成两半了。心里又开始不自觉的想念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唉,要是有汽车的话该有多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