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第1/1页)

好书推荐: 操控武侠 气冲九玄

刘备和夏侯渊战事陷入胶着,急发书信让诸葛亮发兵支援。 诸葛亮找来杨洪商议,杨洪道:“汉中是益州的咽喉,现在是生死存亡之时,汉中如果失陷,蜀中永无安宁,现在祸及家门,出兵没有什么犹豫的。” 于是诸葛亮上表奏刘备,任杨洪兼任蜀郡太守,专理增兵阳平关一事,杨洪果然是人才,各项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刘备得到增援后势头更猛,夏侯渊只得死死抵挡等待曹操到来。曹操此时已到长安。但是收到消息,南阳民众不堪徭役之苦,宛城守将侯音和卫开联合官吏和起兵造反。 侯音等人组成南阳军,占领宛城。南阳太守东里衮在应余的护佑下逃出宛城,但最终还是被南阳军抓住。 应余挡在东里衮身前说道:“侯音狡诈,叛逆作乱,魏王大军很快就会前来平叛,你们都没有叛逆之心,只是被侯音蒙蔽了,何苦受他指挥,我已身受重伤,愿替太守身死,众位放过太守如何!” 南阳军见应余忠义,没有加害东里衮,只是把东里衮押回宛城。 宛城意义同一般,乃是汉光武帝刘秀起兵之地。宛城的叛乱使事情的形势一下复杂起来,尤其宛城位置在襄阳之后,而曹仁此时正在和关羽对峙,侯音此时又南联关羽,曹仁被夹在中间。曹操不得不停下脚步,观望汉中和南郡的形势。 话说刘备和夏侯渊在阳平关相持不下,于是派人打探终于找到个绝佳的位置,定军山。 于是刘备痛下血本,开辟一条道路,翻越米仓山,将大军开到了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阳平关,东南方向,汉水以南,而且山势奇佳,水源充实。 夏侯渊见刘备换了战场一下绕到自己的身后,一下慌了神。 不得不也带人也渡过汉水,来到定军山下,顺着山势,在东面和南面修建鹿角,阻止刘备从山上突袭而下。 这下双方优势逆转,刘备和法正居高临下,对魏军动向一览无遗。 刘备先派人,不断地去烧毁东面的鹿角,接着派重兵去攻打东面。 夏侯渊见东面的战事压力不断增加,认为刘备准备以东面作为突破口。 于是不断增兵到东线去辅助防守,蜀军的攻势是暂时顶住了,但是也致使本部兵马空虚。 法正在山上观察着曹军的动向,见夏侯渊在蜀军的调动下,终于中计造成自己身边的人马开始薄弱,就对刘备说:“主公,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夏侯渊已经大部分被调往东部,这时只需派一员猛将,顺山而下突袭南围,敌军可破!” 刘备闻言大喜,喝道:“哪位将军愿意,下山突袭,为我大破曹军!” 这时黄忠出列道:“黄忠愿往!”法正见是黄忠请命心中大喜,此战非同小可,黄忠勇猛且稳重,正是上佳之选。 但是为了激励士气还是说道:“将军年迈,力有不逮,不可为战。” 黄忠听后须发怒张道:“拿我的弓来!” 然后连开三次如满月道:“军师如何!老夫双膀尚有千斤之力!“ 刘备见火候已到,打圆场道:“好!黄将军风采依旧,吾就给你一只兵马突袭南围!” 黄忠领了军令后回营后吩咐道:“儿郎们,以东方日出为号,头通鼓,战饭毕,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人人给我勇猛杀敌,退后者定斩不饶!“ 吃过战饭之后,黄忠摸黑带着士兵摸下山去。 见远处山头已经出现晨曦,黄忠大手一挥,战鼓声响起,黄忠身先士卒,如同猛虎下山般冲了出去。 夏侯渊收到情报说是南围有人来破坏,便亲自带亲兵前来修补。 刚到地点,正要修补工事,忽听战鼓声起。 接着黄忠如同天神下凡一般,出现在曹军面前。 曹军一时错愕不已,还没来得及反应,黄忠已经催马杀了过来。 夏侯渊仓促之间迎战,还没上马,身边亲兵就已经被纷纷射倒。 这时黄忠已经来到面前,手起刀落,将夏侯渊斩杀。 见夏侯渊被黄忠手刃,跟随前来的曹军,惶恐不安,纷纷掉头向中军营寨逃窜。 黄忠坐在马上,大手一挥。蜀军全力追击。喜欢圣主刘禅()圣主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