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你们看,那边就是刘家要卖的地。”赵牙侩指着东边离河滩不远的土地说道。

只见那五亩土地自西向东连成一片,地里都长满了饱满的麦穗,一阵河风吹过刮起滚滚麦浪,煞是好看。夏晓晴走到田坎边,蹲下身子用手抓了一些田里的土壤,仔细看了起来。土壤湿润松软,捏起来微微成膏粉状,颜色灰黑有油脂感,应该是较好的土地,看来刘家人没少在这地上下功夫。只是不远处就是河滩地,不知会不会涨水涨上来。

“赵叔,这条河会不会涨水啊?”夏晓晴对着赵牙侩问道。

“不会的,这小河是山上流下来两条的溪水汇合而成,平日水流就缓,再说还有这河滩地呢,你看那河滩地上不是还种着东西的吗。真要涨水别人还敢往上面种粮食啊。”赵牙侩介绍道。

夏晓晴仔细一看,那河滩地上是种了一些作物,只是看起来稀稀疏疏的,之前还以为是荒草。“还真是诶,我还以为是杂草呢。赵叔,这河滩地怎么才长这么点啊。”

“这地上石子多,地又旱,当然长不出多少东西。只不过这地便宜,才二两五钱银子一亩,种点杂粮也能贴补点。”赵牙侩解释道。

一亩地才二两五钱,这么便宜啊,一亩中上的土地都可以买上快两亩半的河滩地了,河滩地可以拿来干什么?知道了河滩地的价格后,夏晓晴就迅速地思考起来。突然夏晓晴想到了围网养鸭养鹅,在前世的时候电视里就演过,用渔网把小溪水面围起来,直接在溪边建鸭舍,白天就赶到溪水里找食,晚上就赶回鸭舍。这可是条生财之道,养了鸭鹅既可以卖蛋也可以卖肉,以后长成了卖给镇上的酒楼,可以赚不少钱呢。只是这里离家太远,自家养着不太方便。

“赵叔,我们先去刘家吧。”夏晓晴还是准备保留想法,等回了自己村子,再去找找看有没有类似的河滩地。

“行,我们先过去,他家就在前边不远,拐个弯就到。”听到夏晓晴发话,赵牙侩赶紧带着周二魁和夏家姐弟往刘四柱家走去。

刘家离田地确实不远,拐了弯走不到一百米就到了他家。刘家的屋子由三间正房和两间东厢组成,跟乡下大多数房子一样是用泥土夯成的草顶房。院子也是用篱笆围成的,院子的篱笆门是敞开着。

第四十二章 虚劳血枯

赵牙侩领着周二魁和夏家姐弟进了院子,他边往里走边对着屋里叫道:“大贵,大贵,在家吗?”

听到屋外有喊声,一个十六七岁穿着短衫,眼眶微红面色不予的男子掀开帘子,走了出来。看到是赵牙侩带着人来,神情更显得有些激动。

“赵牙侩,你来了,快请进。”说罢便把帘子掀到一边,请他们进去。

“老五啊,你大哥,在家吗?”赵牙侩看到刘家五儿脸色不对,赵牙侩赶紧出声问道:“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儿啦?”

“赵叔···赵叔···,”刘武哽咽地说着,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赵牙侩心里一跳,难道是来晚了,刘大哥等不到救命钱,就这么过世了,这么想着他眼眶也跟着红了起来。赵牙侩撩高帘子就往里走,后面跟着的三人看到如此情况便想作罢,毕竟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外人看了反而不好。

夏晓晴就叫着周叔一起在门外等着,想等赵牙侩出来告知一声,就好先行回家,既然别人家也忙着,买地的事只好改天再说了。

刘武看到赵牙侩后面跟着的三个人站在门口,知道他们也许就是来买地的,便赶紧邀请他们进去。

夏晓晴看到刘武喊着期待的眼神望着自己这边,心下便是一愣,又听见他邀请自己三人进去,想了一下,便跟着进去了。既然主人家都不反对,那应该没什么大事。

进了屋里,夏晓晴发现,屋里所有的人都围在里屋门口,人人脸上都带着泪痕,赵牙侩跟着在一旁红着眼眶焦急地向屋里望着。

刘武请他们三人坐下后,也急急地跑到里屋门前围着去了。

这是个啥情况?夏晓晴疑惑了。难道是得病的刘老汉过世了,应该不是,如果过世了不应该这么安静,难道是犯病了,那怎么家里人又在门口守着。现在也不好请人来解答疑问,只好先坐着等等看了,夏晓晴在心里想着。

周二魁也想过去看看,只是那门口围着的人太多,又有女眷,自己也不好过去挤着,便只好作罢。

夏晓晴坐着无聊,开始打量起屋子来。这个家应该是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了,堂屋里只有张没上漆的八仙桌和几根同样光溜溜的条凳,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