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2/4页)

大人也得给王子伸冤啊,还请大人给爷做主。”

俞大人听得鼻孔直抽抽,“翁岩,四阿哥告你之事可属实?”

“回大人,我漕帮自立帮以来,就未曾属于任何人,还请大人明察,还草民一个清白。”翁祖师爷朗声道。

“四阿哥,”俞大人又咳嗽了一声,今儿这嗓子是注定好不了了,“翁岩的话,你怎么看?”

“他撒谎!”弘参朗声道。

“大人,草民所说句句属实。”翁祖师爷跟着说道。

“大人,请过目。”弘参站了起来,从袖子中拿出一本折子,恭敬的举过头,“这是漕帮前任袁帮主给太上皇的折子副本,上面有太上皇的批复…”

俞大人忙起身下坐,双手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

袁帮主在折子上历数了漕帮的历史以及对漕运的贡献,又使劲表了一番忠心,最后又坦言了漕帮当下困难重重,希望朝廷能将漕帮整编了,免得帮众流离失所…

康熙爷的批复则是,晓得了,十阿哥正好在南边,漕帮众人就编入十阿哥门下…

俞大人看了后,舔了舔嘴唇,将折子内容系数念了一遍…

众人听得是半信半疑,这可能嘛…

“大人,将这折子给诸位老爷们都看看吧…”弘参提醒着俞大人。

“是,”俞大人忙恭敬的将折子给拿了下来,交给那些赶紧站起来的乡绅们。

“这个折子是当时的江南制造曹大人转呈的,”弘参又拿出了一本折子,递给俞大人,“这是曹大人当时上的折子,大人请过目。”(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司(中)

弘参将前江南织造曹寅的折子递给了俞大人,“曹大人说,袁帮主不识字,所有书信都是由他身边的江师爷代笔的,因此,才会在上的折子上特意按了个手印,俞大人,你可以叫漕帮将江师爷的亲笔信和袁帮主的手印给调出来,一比对,不就知真假了…”

弘参磊落的行径引使得现场群众的天平自然而然的倾斜了,说得这么磊落,应该不是假的…

漕帮大部分人也深深的怀疑这折子就是袁帮主叫江师爷写的…

“翁岩,绍兴可有江师爷书写的信函?”俞大人问道,“袁帮主的手印你帮中可有?”

“草民不大清楚绍兴是否存有江师爷的笔迹,”翁祖师爷道,“但帮主却没袁帮主的手印。”

“袁帮主早期很艰难的,想来应该是去过当铺的吧,有他的当票也成啊,”弘参还在给俞大人支招,“至于江师爷的笔迹嘛,彭舵主也许知道?”

瞧四阿哥,多磊落啊,没硬逼着漕帮认下那折子,还在帮着想法核实,心里有鬼能这么做嘛?群众的天平又朝弘参斜了些。

彭舵主沉吟了片刻,说是得找找,俞大人便要派衙役去,被弘参阻止了,“让漕帮自己人去找吧,衙役就别掺和了,免得找出来后,某些人反咬一口说是衙役栽赃。”

因此,弘参建议可以请在场的乡绅代表跟着去监督一下,“漕帮应该没什么见不得的人的东西不能让旁人知晓吧?”

谁家没秘密啊,可谁又会承认自己有秘密啊。

因此,在场的两个乡绅便当起了临时监督员。

趁着找书信的当口,俞大人便请翁岩仔细想想,能不能找到袁帮主的手印样。

翁岩冷冷的笑着想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彭舵主和乡绅返回到了现场,找到了两封江师爷的手稿。呈给了俞大人。

俞大人将有康熙批示的折子小心的打开放在审案桌上,又将找到的两件物证在旁边放好,仔细比对了一下。肯定道:“笔迹一样。”

然后又请阿克敦,杭州将军。以及在场的乡绅前去比对。

结论都一样,三样内容皆出自一人之手。

“叫漕帮的师爷也去瞧瞧吧,”弘参扇起了扇子。

绍兴分舵的师爷认认真真的端详了好一阵,轻声道:“一样。”

“人群里,谁识字,举手给爷看看…”弘参将扇子一收,指着看热闹的人群道。

一瞬间。人群中便举起了好多只手,弘参呵呵笑了,“看来官学办的不错嘛,这么多人都识字啊,呵呵,这样,在场的人都依次到桌前走一圈吧,不管能不能辨认,瞧瞧也好…漕帮的也都依次来看看…”

这么一折腾,又半个时辰过去了。

“这笔迹一样嘛?”等大家都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弘参笑着发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