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所以《红楼梦》里地点忽南忽北,年龄忽大忽小,时序忽先忽后等,都属于“官制半今半古”,是曹雪芹有意识的艺术创造,表面上矛盾重重,本质上却无背于客观规律,反而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生活的本质。

(2)一部文学作品里夹杂一些方言,是再正常不过了。鲁迅的作品主要是北方话,但里面有不少吴语词汇。

(3)大多数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都感觉不到有什么明显的时间上的不吻合,这说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是基本符合时序的,不能象历史年表那样要求严格。红学家周汝昌专门排出了一个《红楼梦》时间表,认为时间上都是对得上的。

但是,我们认为,《红楼梦》里确实有不少地方与整体好象接不上。比如秦可卿这个人物,她是十二钗之一,而且是“十二花容色最新”,是贾母“重孙媳妇中最得意的”,然而她在第十三回就死了。可以说,这样一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是很模糊的。同时对可卿房中的摆设“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的描写,很不类曹雪芹的笔墨,大有风月小说的味道。 。。

第四节 各说各的理(下)

第四节 各说各的理(下)

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1)后四十回为高鄂后续;(2)后四十回是高鄂在部分残稿的基础上,加工修补而成;(3)后四十回也是曹雪芹所作。下面就这几种观点和他们各自的理由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从史料记载看原本《红楼梦》只有八十回。

关于《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前人记述甚多。举要如下:

(1)乾隆五十六年程高鄂在序中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处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伟元《石头记》序中说:“今所藏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有称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

(2)乾隆五十七年高鄂《石头记》引言中说:“是书前八十回,藏书者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

(3)乾隆戚蓼生序《石头记》说:“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

(4)舒元炳己酉序本:“恨未窥全豹,结想徒然”,其本四十回,而回末有第八十回一目。

(5)周春《阅红楼梦笔记》所记一抄本也是八十回。

(6)嘉庆年间《红楼梦补》犀脊山序:“京师曾见《红楼梦》原本,止于八十回。世传一百二十回本,不知何伧父续成?”

(7)倪鸿《桐阴清话》引《樗散轩丛谈》:“其书一百二十回。第原书仅止八十回,余所目击,后四十回不知何人所续。”

(8)蒋瑞藻《小说考证》引《续阅微草堂笔记》:“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后,皆不与念同。”

(9)嘉庆四年《红楼后梦》凡例:“前书八十回后,立意甚谬。”par(10)嘉庆六年张问陶《船山诗草》:“《红楼梦》八十回后,皆兰墅所补。”

(11)嘉庆、道光年间裕瑞《枣窗闲笔》:“诸家所藏钞本八十回书。”

从后来发现的脂本系统的实物来看,这些抄本都在前八十回范围内,没有超出前八十回的。以此来看,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二)从文本看后四十回是别人所续

从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看,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有不少明显的矛盾。这可以反证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不是同一作者。有哪些矛盾呢?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在他的《红楼梦辨》中列举了数条,他还列举了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矛盾之处:

(1)第一回: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自己无才,不得入选

第一百九十回:宝玉中乡魁

(2)第三回:贫穷难耐凄凉

第一百零七回: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3)第五回:运终数尽,不可挽回

第七十四回:自杀自灭,一败涂地

第一百十九回: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4)第五回: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香菱判词)

第一百零三回:施毒计金桂*身。。

以上只是明显矛盾之处,还有不少地方俞平伯认为是“大毛病”。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