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2/4页)

练的战斗部队往往人数不多,但是这一阶段作战当中,他们带给“非发”的损失甚至超过了前面许多规模巨大的战役。不过可以确信这种无意义的战斗不会持续太久,“非发”的庞大力量比起这些多则千把人,少则数十人的武装,拥有太多的优势。

不再因为没有参加过实战而懊恼,在印度洋海战中“非发”空军击沉了两艘美国驱逐舰,为这支年轻的空军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可谓战功显赫。目前这支表现不俗的空军接受了支援地面战斗的任务,他们不惜用一枚造价过百万的空对地导弹击毁一辆隐蔽在丛林中的装甲车。尽管这种做法对于经济不宽裕的“非发”显得十分奢侈,但张治国仍然赞成他们这样做,理由只有一个,张治国说“战争结束了,我要让每一个士兵安全的回家!”

无论张治国说出这句话的初衷是什么,他作为一个成功军事领袖的光辉形象树立起来了,士兵们愿意追随这样一位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领袖去作战。正如二战中美国最优秀的海军将领是斯普鲁恩斯,而美国海军士兵最热爱的海军将领却是被称为“公牛”的哈尔西一样,士兵们曾经说“我们愿意和公牛一块下地狱!”现在这些“非发”武装力量的士兵一样愿意高喊追随张治国去下地狱,虽然张治国本人也许不乐意去地狱观光旅行。

西非国家纵横交错的河流成为装甲部队发挥作用的巨大屏障,所以那些不可一世的钢铁巨兽一律老老实实沿着撒哈拉以南地区与热带雨林之间适宜装甲部队机动的草原地带迂回到后方,连续攻陷了西非的几内亚、塞内加尔等国,在战略方向上协助步兵部队完成了对西非共同体残余武装力量形成三面合围的态势。

解决西非国家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更棘手的是那些撒哈拉沙漠北方的“阿拉伯联盟国家”。广义上讲,北非基本是被认为不属于黑非洲的一部分,因为北非的居民主要是白种人,而且这些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传统根深蒂固,打下来容易,想平安的统治这里就难了。

但是“非发”不能不占领北非,首先是基于安全考虑,没有一个足够的战略纵深,长久的和平是难以期待的。其次,北非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而南部非洲能源类的矿藏有限,不论是煤炭、天然气还是有“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蕴藏都不丰富,整体衡量之下能源产品的产出仅仅能够在目前生产生活水准上维持一个基本的消费平衡。考虑到美国和欧洲的大石油巨头对于世界能源产品的控制力度,让“非发”贸然放弃北非绝对是一个馊主意。

弃之不可,留之有害!北非问题困扰了杜言修和章岚,现在还在继续困扰张治国。最后还是“神圣印加帝国”的做法启发了张治国,他向北非国家派出特使,提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非洲联盟”的宏伟计划,自然这个“非洲联盟”的主体必须是代表大多数非洲人的“非发”。

张治国除了许诺宗教信仰自由、联盟各国地位平等和联盟内部各地区间优先共享自然资源,联盟提供集体安全保护之外,同时他在信中暗示北非国家的首脑们,如果他们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和平的协议解决未来统一非洲框架下的北非地位问题,那么“非发”的上千辆钢铁战车正等在撒哈拉沙漠的南端,他们挥师北进需要不了多少时间。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更多精采,更多好书,尽在。。

正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下月初九鄙派策立掌门大典,敬请阁下到时不吝光临,鄙派亦感无上容光,请万勿推辞。。。。。。”

安坐家中的杜言修意外地收到自蒙佼佼处转来的一份请贴,正是齐云昔日仇家高飞所投入的“蛊毒门”所发。前次雪峰山寻宝一行,“博罗上人”千辛万苦的寻找终归有了回报,那一部上古仙人遗留的仙典“紫阳东山经外篇”被“博罗上人”收入囊中。不过在寻宝的过程中,“博罗上人”与人发生冲突受了重伤,如今眼看命不久矣,因此特地传书天下修真将掌门之位传于最后的入室弟子高飞。

自从太白山华夏修真大会以后,加上前往“极光宗”治病救人的事迹开始流传,华夏修真的圈子里面也渐渐有人记得世上还有杜言修这样一号人物,所以“蛊毒门”下请贴的时候也没忘记给小有名气的杜言修发一张。

依照师门低调行事的惯例,杜言修是很少参与此类活动的,毕竟目下“逸风宗”的人丁稀少,而仇家则显得愈发势大,万一大家正面撞上,势单力孤的杜言修很难讨到便宜。不过这一次蒙佼佼也要代表自己的师门前去观礼,她自然十分卖力地邀请杜言修同往。思量再三,杜言修点头应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