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1/4页)

郝东觉先是一愣,大概脑袋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然后就立即翻开电报,迅速的浏览了一编,接着就笑了起来。

“如果按照你的建议,我们能够最终获得这次战役的胜利的话,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就追上我了!”谈仁皓拍了下郝东觉的肩膀,“你小子可别忘恩负义,到时候发达了,要记得还有我这个难兄难弟!”

“仁皓,你晃悠谁呢?追上你?等我追上来的时候,你说不定都是上将了!”郝东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脸都快笑开花了,“不过,这次还真得感谢你,如果……”

“两兄弟,说这些干嘛,难道我还会窃夺你的功劳?”谈仁皓长出了口气,“这么办吧,你要感谢我的话,那么今天晚上你请客,我可要去军官餐厅点几个最好的小炒。对了,大家都见者有份。兄弟们,这次可别放过参谋长,吃大户,不吃白不吃!”

那些一直在看着司令官与参谋长的参谋们立即起哄,郝东觉本来就是个很大方的人,自然不会吝啬这点小钱了,反正战舰上的军官餐厅的饭菜也贵不到哪去。

第七卷 力挽狂澜 第三十二节 特种先锋

陆战队的主力仍然在阿格里汉岛上与顽抗的美军鏖战,阿格里汉岛仍然是整个战场上的重点。这座岛屿上至少可以安排三座野战机场(有足够的地方扩大,供重型轰炸机使用),而且这是整个战役的争夺焦点,更是掩护陆战队下一步行动的关键,因此陆战队的主力并没有转移。

十五日上午,一艘执行完侦察巡逻任务的潜艇在返航结果亚松森岛北面海域的时候接到了海军司令部的电报,在下午的时候到达了亚松森岛的临时码头。傍晚,一支由陆战队侦察兵军官组成的小部队(帝国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的前身)被安排上了潜艇。天黑之后,潜艇离开了亚松森岛,以最快的速度南下。

这艘潜艇的任务是将这支小部队送往阿拉马甘岛。这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由北向南的第五座岛屿(毛格群岛算一个岛屿),面积不大,仅阿格里汉岛的五分之一(大概三平方公里,最大宽度1800米),但地势比较平坦,只有中部的山峰海拔200多米,沿海地区可以修建两座机场,如果用填海的办法延长两百米的话,还可以修建一条长1500米的跑道,足够让重型轰炸机起降了。

因为这座岛屿太过于狭小,北面又有重兵防守的帕甘岛为屏障,美军只在岛上部署了一个连,后来又增强了一个连,并且在岛上建立了一座航空指挥站,部署了一座雷达(从一艘逃到关岛的第17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上拆下来的),专门负责为前往阿格里汉岛执行轰炸任务的轰炸机引航。

搭乘潜艇前进的这批陆战队侦察兵军官都是极为优秀的老兵,所有人都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其中带队的两人参加过战争爆发以来地所有登陆战斗,而且都是第一批上岸的。当时唐帝国还没有“特种兵”或者“特种部队”这样的名词,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些侦察兵就是名副其实的特种兵!他们的任务就是秘密登上阿拉马甘岛,为后期登陆的部队侦察定型。并且为轰炸机提供目标信息。

这个任务很特殊,而且以前没有人这么干过,更不会搭乘潜艇前往一座陌生的岛屿。这些侦察兵是在十五日白天知道这次的行动的,开始他们都认为那个前来下达任务的长官是在开玩笑。可很快他们就知道,这绝不是玩笑,而是实战!在经过了几个小时的短暂训练之后,这支22人的突击小队登上潜艇出发了。他们都不怕死,在战场上已经出生入死几十次了。死亡对他们来说,不过就是一次长眠而已。他们担心的是无法完成任务,毕竟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任务。

潜艇在海面上航行了一夜,按照潜艇战术,天亮的时候,潜艇在战区海域内航行时就必须下潜,然后等天黑再次浮上来。可为了抢时间,这艘潜艇没有在天亮的时候下潜,而是一直在以16节地最快水面速度向南航行。七点刚过,一批海航地战斗机就从潜艇上方飞过。潜艇上的官兵都在挥手致意。这是那些为去轰炸塞班岛等岛屿的轰炸机护航地战斗机。可没过多久,潜艇上的警报器拉响了,随即就紧急下潜。在潜下海面之后不到十分钟。一批美国战机就从潜艇上方飞过,这是前去轰炸阿格里汉岛的美军轰炸机以及护航战斗机!

这下,潜艇不敢轻易的浮上海面了,美国的航空兵仍然控制着群岛南部的制空权,在群岛中部与唐帝国航空兵激战,随时都有美军的飞机出现,如果被发现的话,这次的行动就彻底失败了,陆战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组织第二支侦察兵军官突击队的。也正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