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2/4页)

喘喘气,不要拘礼。也孙帖格快搬两把椅子,让他们坐下烤烤火歇一歇。”

也孙帖格忙搬椅子,给二人坐了,足有一刻钟,田镇海先才喘过气来,说:“大汗,奴才二人去了漠南、黄河河套一带,直至宁昌路,雪都很小,可以移牧。”

察罕也道:“漠南、漠北大不一样,有的地方竟然一点雪也没有,靠近汉地那里只有个别地方雪略大些,臣还遵旨去了趟敕勒川,回来时不敢停顿,就怕误了大汗的事!”

“你们回来得正好哇,朕正在考虑要将火里秃麻灾情严重地区中的近十万匹马和称海牧场的二十多万牲畜,都赶到漠南过冬。火里秃麻的马匹,朕考虑安置在弘吉剌的应昌以东至亦乞列思部的宁昌路之间扎营;称海一带布鲁罕等几个千户可安顿在阴山以南敕勒川一带。明年春天也不用急着迁回,部人和马匹直接随朕伐金。”

田镇海道:“知道灾情似火,臣等来去匆匆,按大汗的意思,只住在驿站,没有惊动当地诸王公!”

窝阔台道:“你们回来得很快,一路上有没有遇见耶律楚材吧。”

察罕道:“因怕耽搁大汗的大事,每天都是快马加鞭,因没到燕京,也未打听耶律先生的事。”

“朕只是随便问问,朕想他这两天该回来了,他的婆娘要生了。”

塔思进来禀报:“察合台王爷求见。”窝阔台想想道:“你们都下去吧,明天朕再召见你们,移牧的事马上就得办,王兄与朕谈的事,是怎么样保证你们一路上平平安安去漠南的事,回去后把相关问题都考虑好了,明天一起对朕说。”

众人下去,窝阔台见亦鲁格没有动,知他有事,便道:“亦太师,还有什么事?”

亦鲁格道:“大汗,称海一带的马要去敕勒川,臣觉得还是得先发道明诏给汪古部的三公主和驸马镇国,省得出现摩擦!”

窝阔台瞪着眼睛,说:“没有必要,朕方才的话,已回答了太师的话,见到他们传朕的口谕就行了。”

亦鲁格有些为难地道:“可敕勒川是三公主和驸马镇国的牧地,三公主历来专横,臣有些担心这样多的马匹到了那里,公主那性情,没事骨头里挑毛病,没明诏臣怕会生事?”

“天下一家,汪古是朕的,阿剌海她不敢!”窝阔台其实不发明诏,目的也是试试这位三妹和驸马镇国的心。敕勒川处于伐金后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此他让察罕先行去敕勒川,又让亦鲁格驻牧敕勒川都是很有深意的,在他心中那里是他出兵金国的大后方。

“大汗,”一直未言声的脱列哥娜亦道:“亦太师的忧虎并非没有道理,臣妾也有些担心,当年公主驸马二人一团火似地围着老四转,连臣妾的帐都不买,真的将马放到她的地界,他们决不会甘心服从,很可能要与亦大人打官司!”

窝阔台对这位三妹当然清楚,可他不愿事未做而先下结论,瞪着眼睛对脱列哥娜道:“他们是朕的亲属,更是朕的臣子,不信他们敢在如此关头,挟私抗朕!”

脱列哥娜道:“大汗,还是得防着意外呀。”

窝阔台不屑地说:“在朕这里,没有什么意外!”

“臣妾担心万一他们不听招呼,将亦大人的马群赶出敕勒川……”

“那他们就试试吧!”

“臣妾听说在中原,人们都管阿剌海叫“监国公主”,木华黎老王爷奉父汗之命,统着汪古,碍着阿剌海,老王爷反倒遇事请示她,现在孛鲁更不敢惹她,亦太师对她毕竟也是臣下!”

“什么臣下,亦太师是朕的钦差,是代表朕去的,这点面子她敢不给朕?!”窝阔台眼中闪出一种令人胆战的杀气,厉声道:“他们敢轰走朕的太师,那他们就不是朕的臣子,他们真敢拔虎须,看朕会如何处置他们!”

“但真遇到这样的情况,臣该怎么办?”

“奉公守法,是他们的造化,要自讨没趣,朕就成全他们!”窝阔台一顿,略微沉思,站起身将自己所佩宝刀解下,递给亦鲁格,说,“亦太师,这刀你带着,三公主和镇国敢为难你,告诉他们这是朕的刀……你就在敕勒川钉子般扎下,他们不带兵轰你们,就是不走!朕想看他们敢如何跳踉!”

亦鲁格接过宝刀,他已经明白大汗之意,心有疑虑,但叩头谢恩退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二回 大灾年捐银动帝心 吐石口雪夜走万马(1)

阿尔泰山以东的谦谦州一片银装素裹,靠着山岗北侧的冬营地,到处搭建着石砌的带盖的马圈,堆起一架架草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