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李荣光:“刘大人有所见乎?”

刘通:“尚在思考,远未成熟。”

李荣光:“若有所得,能赐告否?”

刘通:“那是一定。”

接下来,双方继续交换意见。初期的谈判自然无法达成一致,经过几轮交谈,双方都作出了一些让步,达成了初步的意向。大意如下:

一、二国的边界以目前的实际控制线为准,双方纵深交错之处,互换辖地,以利于勘测划界和管理。宋军撤出部分交通不便、供给困难之处,但夏军也不得进入驻防;该地只设地方治安力量,以汉人为主进行管理,羌人多的地方,吸收一些羌人参与管理。

二、双方互不赔偿,但在各自控制的区域内,对遭受战争灾害的民众予以抚恤,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三、恢复官方关系,西夏仍向宋国称臣纳贡,促进民间交流和贸易往来。

以上动议对于宋国并无不利,对于西夏也算体面。原历史当中,宋夏二国大打出手,闹个两败俱伤。损失惨重之余,宋军才在甘陕宁一带站稳脚跟,而西夏被打痛打残之后还是认输求和,只不过这种虚假的和平极其短暂,也就区区几年而已。

上述协议的意义在于,双方都留住了元气,把彼此的重心转向了发展生产,军事竞赛变成了经济竞赛,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胜利,是个双赢的结果。此外,对于将来可能采取的特殊形式的统一进行了摸索,对以后改进工作和完善制度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十四 人才战略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一靠制度,二靠人才。落后的制度压制人才,有了制度,还需人尽其才。如何使用和培养人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难题。

当今的朝政弊端重重,朝廷难以倚靠,组建班底,刻不容缓。吕将推荐的义士渐次到来,能入吕将火眼的绝非等闲之辈。一些原本就有职务的,较好安排,他们起点较高,又有任职资历,通过疏通朝中关系,转任西北州路要职,不太费劲。一些原本没有职务或是入仕不久的,较难任命。目前,人事的改制尚未开始,无法快速提拔新人,只能依据各人的表现和成绩,半年一年调整一次。如此作法,还是引来一些非议。

此外,从京东二路调来人手,鲁达、武松、李逵、花荣、宋江、杨奇虎等人陆续调任西北军中任职。

第三,在西北物色人手,同时培养少年班少年。过个三五年,学员们递次成长,经过一番磨炼,人才自会脱颖而出,可以独当一面。

少年班中,有几个特殊人物,岳飞、罗彦、伊辰、谢舒、周挺,对兵法情有独钟,目光锐利,见解独特,几人趣味相投,常在一起探讨新学、钻研军事。

刘通与孩子们相处,时刻不忘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其见闻,培养其广阔的胸襟。讲解地理知识,不仅讲述自然地理,还将人文地理结合起来。一次,五个孩子来到刘通书房,看到了桌上的地球仪,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这是刘通自制之物,视作机密。几个孩子来了,正好给他们讲解。

孩子们大奇,问那个圆圆的花花绿绿的物事是什么东东。刘通让大家先猜,几个家伙七嘴八舌,有的说月亮,有的说神龙蛋,有的说怪物,有的说是新鲜玩艺。罗彦转动地球仪,见上面有字,大伙再细看,好像有地名国名,岳飞等人问道:“先生怎么把地图画在这个怪球上面?”

刘通:“这个圆球叫做地球仪,咱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球状天体,叫作地球,把它缩小了就象这个样子。”

伊辰:“不是天圆地方吗,大地怎么会是圆球呢?”

谢舒:“先生怎么知道的?”

刘通:“先生绝不会骗你们,此事千真万确。致于我怎么知道的,详细的就不说了。眼下,你们只要懂得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个地球就可以了。”

周挺:“请先生给我们讲讲。”

刘通:“咱们的祖先对大地、对宇宙就有了很多认识,汉代张衡先生曾言: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说的是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唐代僧人一行大师曾经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子午线就是环绕地球南北二极的经线,大家看,这是地球的二极,这就是经线。半圆形的经线一共是180度,一行大师率领唐朝天文学者测出每一度的子午线是351里80步(合现代公里),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以我所知,这个长度要比实际长度多了大约50里,古人算得如此精确,实在是了不起啊。因此,经线全长约为五万四千里,二条对合的经线长度约为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