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2/4页)

了鼻子,同时也憋住了一口气,他想要把这口气憋到上房屋之后再喘,谁知由于院子大,上房屋离得远,崔文走到半路这口气就憋不住啦!只好放开手深吸了一下子,这牲口棚的味儿噎的他哏喽一声,直翻白眼儿,缓上这口气儿来,崔文说了声:“好味儿!”

到上房屋之后,一看摆设简单,桌椅陈旧,一张单人木床上卷着一套铺盖,这间房就是崔文的住处。

崔文坐下之后,店伙计沏上了一壶茶。崔文顺口问道:“店房里卖饭吗?”

伙计说:“客爷,咱这店里不卖饭,不过,吃饭挺方便,对门就是饭馆,既便宜又实惠。”

崔文说:“饭馆卖什么饭哪?”

“大煎饼、豆腐脑儿。”

“还有别的吗?”

“有,还有特种风味,保您爱吃。”

“什么?”

“小米面儿的大眼儿窝窝头!”

崔文说:“有卖酒席的地方吗?”

店伙计说:“那倒有,得上十字大街的太白居,不过那可得多花钱哪!”

崔文自己掏钱让差役给买来了一些酒菜,一边吃着一边心里核计:我出京来这一路上都是别人请我吃饭,没花过一文钱。今天到了霞谷县啦!吃饭反倒自己掏钱啦!真别扭!

崔文吃完了饭,漱了漱口,信步来到店门之外,他想要看看这霞谷县的街面民情。崔文悠闲地观察着过往行人和一些买卖店铺,他无意中往旁边一瞧,呦!这店门口旁边还有个卖糖葫芦的。小伙儿年纪约在十七、八岁,长得结识、憨厚、圆圆脸儿,一笑露出俩酒窝儿,还长了两颗小虎牙,稚气当中透着点调皮,满有人缘儿。身旁立着一个秫秸扎的糖葫芦架儿,上边插着不少糖葫芦,有山楂的、山药的、夹豆馅儿的、山药蛋儿的……五花八门儿,十分好看。崔文没说话呢,这小伙儿先过来啦:“这位先生,你从哪儿来呀?”

崔文带搭不理地说了句:“从东京汴梁来。”

“哎呦,您这可是从大地方来的,到我们这来干什么呀?”

“有点事儿。”崔文心里有点不耐烦,暗想,瞎打听什么。

这小伙儿没看出崔文的表情,还在那问:“我看出您是干什么的来啦!”

崔文说:“你看我是干什么的?”

小伙儿说:“您是做买卖的。”

崔文暗笑,继续问道:“你看我是做什么买卖的?”

小伙儿颇认真的琢磨了一下说:“我看哪!……咱这儿也不出什么,就出好醋,您大概是倒腾醋的。”

崔文差点儿让他给气乐了:“这么老远,我上这儿倒腾醋来,用不着。”

“那您大概是来收买驴皮的吧?”

“别胡说!”崔文心想,拿我当驴皮贩子啦,真是岂有此理。

小伙子接茬儿还问:“那您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呢?”

崔文傲慢地说道:“我是来调你们县太爷的。”

“调我们县太爷?要调哪去?”

“这是国事,你不要多问。”

“啊!是。”小伙子这阵儿才知道,这个胖子敢情是个大官。小伙儿顺口又说了一句,“我们县太爷下乡巡查去了!”

崔文一听心想,怪呀!这县太爷的行踪连卖糖葫芦的都知道,于是又问道:“看来你对你们县太爷挺熟悉呀!”

“熟悉,别说县太爷,就是县太爷的夫人我也熟悉,县太爷家喜欢什么,厌恶什么,爱吃什么,爱穿什么,甚至连他们的生日时辰我都知道。”

崔文说:“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这个……这个先不能跟您说,这是家事,您也别多问。”

崔文一听,我说国事,他说家事,在这等着我呢!好吧!崔文转身回来啦!到上房屋刚做下,店掌柜的来啦!掌柜的不知这是钦差大人,安排住店的人也没跟他讲,所以他出于一种好奇心,要和这些位衣着举止与众不同的人攀谈攀谈。此时,崔文也正想从掌柜的嘴里了解一下寇准这个传奇式的人物。

掌柜的进来坐下之后说:“客爷,您到这时来干什么的呀?”

崔文说:“找你门县太爷办点儿事儿,听说你们县太爷寇准,官儿做得不错呀!”

掌柜一听提到寇准,当时就站起来啦:“客爷,我跟您说吧!现在这大宋朝所有当官的没有一个比得上我们县太爷的。这个知县,可以说百里不挑一,不,千里不挑一,不,一万个里头也挑不出一个来!干脆说吧!就是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