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2/4页)

事当真?”

刘英抱拳答道:“老太君!此事都是小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周恒武怕小人走漏风声,竟欲除掉小人。小人被逼无奈,才将这个贼子杀死。”

佘太君听刘英这么一说,不由暗想:“朝中出了这样的奸佞,如若不管,不仅满朝忠良遭难,我主的江山也难保。这便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佘太君对刘英说: “刘壮士,你救了我孙儿宗保,又探知了周恒威谋篡夺龙位的密情,这不仅为我杨家免除了杀身大祸,也为朝廷立了一功啊!不过,你杀了周恒武,他的兄长周恒威岂肯善罢甘休?他若反咬一口,说你图谋不轨、枉杀朝廷命官,这便如何是好?”

杨宗保说:“祖母,我二人正是为此才回来求取良策的。”

佘太君连连摇头,为难地说:“良策,有何良策呢?”

刘英见太君为难,说道:“老太君,请你不必为难。只要能锄掉奸贼,就是小人一死,也不足惜!”

“刘壮士,不能死啊!你可知道,周恒威乃是当朝驸马,在圣上面前十分得宠。老身上殿动本,万一圣上不信,不是还需壮士出面对质吗?你若一死,由谁前去对质呢?”

“老太君所言极是。可眼下,如何才能使小人脱身呢?”

“不难。你速速离开此地,隐姓埋名,暂且躲避一时,等日后需要你时,再来见我。”

“老太君,小人遵命!”

佘太君转首对杨八姐说:“八姐,快去取来纹银百两!”

转眼间,杨八姐取来百两纹银。佘太君又对刘英说:“刘壮士,你把这一百两纹银带在身边,到后房更换衣冠,速离此地。”

刘英接过纹银,跪倒在地,含泪说道:“老太君,只要小人不死,来日定报大恩!”

“刘壮士,快快请起!宗保,先领刘壮士更衣。”

杨宗保领命,给刘英更换了衣冠,将他送出府门。

不说刘英出府避难,再说杨宗保。杨宗保送走刘英,奉佘太君之命,又回到席棚为杨延昭守孝。时光流逝,不觉又过了一月有余。这天清晨,杨宗保刚刚洗漱完毕,杨洪便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他觉得奇怪,问道:“杨总管,今日你送饭为何来得这样早哇?”

杨洪笑道:“少帅,我不是来送饭的。”

“那你到此做甚呢?”

“老太君命我前来唤你回府,说有要事相商。”

“有何要事?”

“我哪里知道哇,快快回去吧!”

他二人急忙回了杨府,来到上房,躬身说道:“祖母,唤孙儿回府,有何吩咐?”

佘太君命宗保坐下,然后说道:“宗保,圣上命我杨家在此守孝,三年之内,不论朝中有何事情,均不许杨家众将进京。我本想遵守旨意,可是,自从得知驸马周恒威想篡夺龙位之事,担心朝中奸佞作乱,毁了大宋的江山,所以差人进京打听朝中的动静。昨日,差人回府,禀告说朝中出了大事。”

“祖母,朝中出了什么大事?”

“听差人言讲, 说西夏国王谅柞打来战表,又发兵围困了延安城。”

“祖母,圣上可曾发兵迎敌?”

“已经发兵。”

“何人挂帅?”

“高君保挂帅。”

“谁是先锋?”

“呼延丕显。”

“还有何人前往?”

“八贤王赵德芳和双天官寇准一同前往。”

“祖母,怎么我家皇舅八贤王和寇大人也去啦?”

“是啊,他二人俱是文官,去到前敌,不光于事无济,若有变故,还恐怕难以自保哇!”

“祖母不必忧心。想那高王爷和呼延王爷的武艺超群,又有足智多谋的皇舅八贤王和寇大人,定能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宗保,有一件事,我非常担心!”

“什么事啊?”

“当年,你的四舅佘虎,曾收西夏国的一人为徒,我嘱咐于他,对西夏习武之人,十八般兵器都可传授,惟有一件不能传授。”

“哪一件兵器不能传授?”

“走线鞭。”

“我家四舅爷传授给那个人了吗?”

“嗐,传授啦!所幸传授的只是常用的招数,真正的绝招尚未传授。不过,就是这些常用的招数,在我宋将当中,也无人能破。你想,如若此人随军去延安府,对我大宋岂不是一大祸患?”

“此人何姓何名?是否在西夏国王驾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