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2/4页)

要把旄锻、军旗、门旗,阵旗、令旗、大帅旗、令箭、功过簿、文房四宝以及元帅、先锋、祠押粮官的三颗金印,军师、监军的两颗玉印全部备齐。赶制这些用品虽说太急,礼部尚书也保证完成。外界诸事安排完毕,送走客人,大帅杨文广又立刻主持召开内部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前敌议事处”五名核心之外,还有那三位助理。这八员将领,编书,人介绍过六位。剩下的狄凤和庞悦,也算书中的主角,理当作些交代。

却说三十多年前,狄青挂帅征讨西夏。历经五届寒暑,西夏景宗皇帝终于被迫投降。为了表示城意,景宗与大宋议婚,将自己的胞妹双阳公主木贞贞许配狄青为妻。双阳公主归宋之后,与狄上爷生了两个儿子,那就是大太保狄龙、二太保狄虎。

再说双阳公主身边有个陪嫁的番女,名叫西兰花。西兰花不仅俊美,而且有满身武艺,桃红马、绣绒刀,胜过西夏诸将。依景宗本意:胞妹去了大宋,远隔万里。为了保护她的安全,才派西兰花跟随左右。想那狄王爷是个忠厚人,对双陷公主十分疼爱,西兰花也就不必耽心了。过了七八年,这女将已届三十岁,双阳公主为她选择了两条出路:第一,回归匹夏原籍,第二,嫁给狄王爷,可为次妻,不属侍妾。西兰花在大宋多年,生活上已经习惯了。狄王爷夫妻又对她极好,她也舍不得离开,便选择了第二条出路。婚后一年多,生了个小女儿,取名狄凤,被狄王、公主视若明珠。

狄凤六岁时,跟着嫡母读书,随着生母练武,今年二十岁了。文武艺业赶不上大哥狄龙,却比二哥狄虎强上十分。如今,经大哥保举,当上监军助理,心中分外高兴。尤其是见到了杨金花,特别投缘,立刻亲如姐妹。

再说庞悦,今华二十四岁,乃太师庞文的第六子。他的五个兄长都是武将,唯独他不爱练武,却喜读书。太师庞文也有大才,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庞悦的文墨不错,三年前与寇成同科考中了进士,名次排在第九。虽说赶不上“三鼎甲”,也算位列前茅。自于他生在太师府,又少年得志,性情十分狂傲。甚至连他爹都瞧不起:“您那点才学呀,嘿,怎么说呢?反正不靠我姐姐,您不够个太师!”他由于狂傲,便处处显自自己。如今当上监军,更加目中无人:“元帅,庞某虽是文人,却读过兵书。帅有‘五过’,其中有一过叫‘仁人不忍杀’。就是说当元帅的,不能心慈手软。你呀,太宽容了。刚才,礼部尚书面有难色,你就该给他点厉害!七天的任务,限他五天完成。看他敢不敢贻误军机?”

寇成笑道:“庞年兄,你若有气,找李青去撒。人家礼部尚书已经下了保证,七天完命,很不容易了。你又何必拿自己人开刀!”

文厂一摆手:“寇军师、庞监军,咱们还是制定一下作战方案吧。”

一连五天,作战方案订好。又过了两日,兵部、户部、礼部工作到位,经过三天演习,大队人马离京南征。

兵分五路。朱朗率一万人马为先锋营,左路五千人马为军师营,右路五千人马为监军营,后路五千人马为粮草营,分别由寇成、庞悦、狄龙掌管。中营是元帅营,两万五千人马归杨文广亲自提调。大兵浩浩荡荡,耀武杨威。这日正往前走,蓝旗官察报:“元帅,现已进入安徽境界,前方是界首关,乃是反叛李青盘踞的第一座城池。是绕是攻,元帅定夺。”

“当然要攻。来呀,传本帅命令,界首关外五里安营扎寨。”

兵够一万,无边无沿。五万大兵扎营,势必惊天动地。早有探马跑回界首关,报与关中主帅。

书中交代:这界首关乃李青的头道门户。主将秦天民,外号人称“赛叔宝”。他手中两把熟铜锏,英勇善战。李青自称“南唐”,既为一国,就得分封。他封秦天民为“神武将军”,官拜界首关总兵,算是伪政权中的一位人物。wωw奇Qisuu書网今日闻报,并不惊慌:“本将军早已预料,宋兵迟早会来。众家将士,随秦某出征!”

两军对垒,阵容鲜明。杨文广赞叹:“南唐果有勇士。若非训练有素,岂能这般肃整。我军还要多加小心。”

“元帅,乌合之众,下堪一击。末将不才,愿去会他!”说话者乃是先锋官朱朗。

“朱先锋,且莫轻玫。”

“元帅放心。”朱朗跃马提刀,杀向军前。

第八回 小二郎生擒赛叔宝 吴金定轻取杨金花

且说银刀小二郎朱朗高声喝道:“反贼,通上名来;送你一死。”

“好匹夫!某家乃南唐神威大将军、界首关总兵、外号人称赛叔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