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2/4页)

到这儿吧,有事明天再说!”吴金定嫣然一笑,打马回关。文广紧追:“把金花快快放回。”

“冲着你的面子,保证你妹妹平安无事!”

得,吊桥高悬,城门紧闭。人家把文广“晒”在这儿不管了。任凭文广喊叫,城中置之不理。寇成看看庞悦.“我说小庞监军,怎么办?”

“小寇军师,鸣锣收兵吧!”文广回到中军帐,气急败坏:“哼,迟早有一天,我要踏平颖州城!”

狄凤话带哭音;“杨元帅,迟旱的事先别合计,金花姐被擒,眼下咋办呢?”

庞悦说道:“那位吴小姐有言在先,冲着元帅的面子,保证金花平安无事… … 狄风瞪了上司一眼:“叛女的保证你也相信啊?”

寇成若有所思:“不能全信,不能不信。据我观测,那位吴小姐好像另有心意……”

押粮官狄龙是个实在人:“寇军师,她有什么心意呢了”唯有先锋官朱朗和南唐降将秦天民默默地望着大家,不便随意插言。

元帅一摆手:“我现在头疼得厉害,你们各归各营去吧!”诸将面面相觑,只好散去。略下宋营不说,再表颖州。

吴金定轻取杨金花,又和杨文广打了个照面,双方并未交手,她便传令收兵。老将军吴昆在城头看得清楚,心中不解:“女儿,你平时艺高胆大,今日怎么怯阵了?”

“爹呀,那杨文广可不是好惹的。力敌不如智取,女儿另有主张。”

“嗯。”吴昆点了点头。“为父老了,城中军政大事,全凭我儿作主。”

父女回到帅虎堂,吴昆传令,押来杨金花。您想。杨门女将有怕死的吗?金花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叛贼长、叛贼短,骂个不休。直骂得吴昆心头冒火:“来呀,推出去,斩了!”

吴金定一摆手:“不能斩,先把她押下去。爹呀,您知道她的身份吧?”

“这……”吴昆也清醒过来。对呀,杨金花不是普通女将,人家姓杨,门第太高贵了。我若斩了杨家将,不但国人痛骂,也会大祸临头。那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都是何等人物?岂能与我善罢干休?“女儿,是,是斩不得。依你之见,对她如何处置?”

“把她交给我吧。都是女孩家,说话方便,我慢慢劝她投降。”

“啥,你也糊涂了,杨家将能投降吗?”吴昆心中埋怨女儿:抓谁不行,你怎么抓来个杨金花?真像手中捧个刺猬,拿不起,放不下。干脆,我来个“矛盾 上缴”,让大王李青处理这件事。杀剐存留凭他作主,我吴家不担责任。主意拿定,立即写了一封奏折,派快马送往寿州。吴金定本想阻拦,又难找借口。也罢,愿写你就写吧,在奏折往返期间,我要尽快办完心腹事。

天色渐晚,几个女兵押着杨金花,来到帅府后宅。金花作好思想准备,宁死不屈。进屋一看,桌上摆着酒席,丫鬟、使女两边侍候,吴金定满面带笑,亲自上前解开绑绳:“杨小姐,让你受惊了,请坐吧。”

“坐就坐!”金花死都不怕,还伯什么!“来,”吴金定提壶把盏,“咱姐俩共饮一杯。”

“谁跟你是姐俩?这是毒药酒吧?我喝给你看!”金花一饮而尽。“杨小姐,这是好酒,明人不做暗事。”“你也敢称‘明人’吗?”

“当然!”吴金定一摆手,摒去从人。“杨小姐,我不但是‘明人’,还要说明白话,做明白事。我们吴家如果献关起义,你哥哥杨元帅肯不肯容纳呀?”

“啊?”金花深感意外。“吴小姐,你说的是真心话还是戏言?”

“唉!”吴金定叹了口气。“两军阵前,杨元帅曾说:李青造反,上逆天意,下违民心。细思量,这两句话道理极深啊。打来打去,遭殃的还不是百姓嘛!”

“吴小姐深明大义,我哥哥肯定高兴。”

“不过,我有两个条件。第一,我们只算起义,不当降将。第二,我父女扶保南唐的罪过,必须全部赦免!”

“还有第三条吗?”

“没,没有了。”其实,吴金定心里真有个第三条,编书人不明说,看官也知道。可人家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岂能轻易出口。

金花大喜:“我代表杨元帅,全部应承。吴小姐,这是您的主意,还是老将军的打算?”

“我会劝说父亲。如果劝不通,我就逼着他起义,这是为他好,替他着想啊!”

“吴小姐,大宋将士会感激您。来,我先敬您一杯。”

“谢谢你。”吴金定将酒饮下。她本来就长得如花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