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原来,罗汉堂中十八罗汉各有金身,伏虎罗汉离杨五郎最近。理王仔细观察,发现他俩确实酷似。于是灵机一动:“杨延德,万岁金口玉言,封你为伏虎罗汉,你还不谢恩?”

“这,多谢万岁。”杨五郎再次跪拜。

皇帝大笑:“哈哈,理王呀理王,佘夫人救你一条性命,你用朕的封诰送人情了。”

“臣不敢。”理王也笑了起来,“万岁,这罗汉是几品官呀?将来吏部好放发饷银。”

“就按男爵待遇吧。杨延德,你要好自为之,报效国家。你父亲几时上山呀?”

“臣父未接到圣旨,不敢擅离职守。”

“嗯,朕就派你为传旨官,令杨继业立刻上山护驾。”

“遵旨。”杨五郎领命而去。

宋太宗在龙泉寺休息了几天,眨眼就是三月十八。清晨,他在八贤王赵德芳、理王赵光美等人的陪同下,更换衣巾,准备香烛,启驾地藏寺。地藏寺在台怀镇北侧,距龙泉寺三十余里。君臣们缓缰而行,卫队后面跟随。由于是秘密行动,场面并不是很壮观。他们走出二十余里,眼前闪出一条小河。这条河起源于山泉水,,由上而下,清澈见底。理王赵光美早来了几天,自然充作向导:“万岁,八千岁,你们看这条河多美呀,它的名字更美。听说叫‘天波溪’,天上的波浪洒向人间。过了天波溪,就能看见地藏寺了,那里的起居,臣也早有安排。”说着,他率先提马向东,那里搭着一道便桥。过了便桥,地藏寺果然展现。

这里是另一番世界。论气魄、论精巧都比龙泉寺更高一一筹。它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首,寺内共有大殿六百余间,巍峨林立,佛光笼罩。尤其是那三间正殿,,俗称“铜殿”,屋顶是用黄铜铸造,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太宗看罢,不由叹道:“真是巧夺天工,人间罕见也!”

寺中主持是为得道高僧,法名拂尘。他乃京师大相国寺主持了然的师叔。皇帝进香还愿之事,当然不能瞒着他。长老已将佛堂打扫干净,自己换上新袈裟,寺外接驾:“弥陀佛,老僧拂尘,参见陛下。”

“高僧免礼。”太宗摆了摆手,跟随长老步入正殿。殿内很清静,闲杂的香客,早在三天前就撵走了。只见大殿正面,供的是西天佛祖如来的金身。栩栩如生,高有丈余。皇帝亲手将香烛摆上条案,然后跪上蒲团,嘴里念念有词,一阵祷告。由于声音极低,左右都听不清楚。编书人替他声明:佛爷保佑我永做江山,子子孙孙万年不断。千万别再让我做梦了,多活了几十年,我捐献五千两黄金……这番祷告,无非是解心疑。皇上既然迷信,咱也就不必劝他了。反正国库里有的是钱,五千两黄金,他愿掏就掏吧。

拜佛完毕,天已过午。拂尘长老准备了素饭,请皇上和王公们进餐。饭后,太宗传旨,各有封赏。直闹腾到傍晚时节,才起驾回龙泉寺。

常言说“心到佛知”,太宗降香之后,可能是精神上解脱了,便觉得轻松愉快。他在途中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又到了天波溪。突然,丛林中人喊马叫,窜出一支队伍。为首者四十多岁,穿青挂皂,好像半截黑塔。他大喝一声:“宋国昏君,哪里走!”说着,手握狼牙棒,飞马扑来。书中交代,这人正是旦利部落酋长红模翰。他已经上山两天了,却摸不准宋皇的行踪。直到今天中午,他听见几个香客抱怨:“真是不讲理,地藏寺佛爷也势利眼,什么大官呀,让他拜佛,却撵咱们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红模翰早已料到八九。于是,他才把人马埋伏在天波溪附近的丛林中,准备阻劫宋皇的归路。其实,他并不认识宋太宗,可是从这几个人的气质、言谈中分析,决不会有错。为此,他才手举狼牙棒,跃马上前。

跟在后边的侍卫们早就吓傻了,有两个忠君的上前护驾,红模翰大棒一扫,便结果了他们的性命。看官若问,皇上会死吗?放心,皇上死了,这部书就没法往下编了。恰在此时,小河南岸飞来一支狼牙箭,这箭可真叫准,正中红模翰肩头。随着利剑,飞来一哨人马,前边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将领,为首者正是杨令公。你看他一提丝缰,带动赤炭宝马,马跃天波溪,不偏不斜,恰恰立在红模翰的对面:“番贼,死期已到,拿命来!”

第016回 赵京娘仙逝黄泉路 潘佛儿才选金华宫

杨令公名不虚传,确实马快刀更快。还没等红模翰清醒,紫金刀反臂一挥,早将敌人首级斩落马下。皇帝看得惊呆:“好一个‘金刀杨无敌’!”

辽国的两千轻骑兵无头自乱,早被河南岸的宋兵宋将包围。眨眼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