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2/4页)

神情的肉嘟嘟的脸上,顿时一垮,很有些讪讪的讨好笑道:“姐姐,你问我啊?介个…介个……”

殷离听他“介个”个没完,大眼睛恐吓似的一瞪,又把开动脑筋正在苦苦思索,却仍不知该怎么把这马屁圆成的小殷立,给弄苦了小脸。

这时,一边的张翠山打圆场道:“若我所料不差,这张布帛上的血迹,应该就是从这块巨石上面拓印下来的。”

见殷扬微笑着点了下头,张翠山心中有所确定的说道:“我观这帛布上的印迹,颇似一种古代的外族字体……只是,具体是哪国的确是看不明白。”

说着,目视殷扬,等待这位主人为谜题揭晓答案。

殷扬呵呵一笑,恭维道:“姑丈武文弄墨,尤善书法,果然是好眼力!”

他边说边走到石头前边,用手指着那凹坑遍布的石面续道:“这些坑点划痕,的确是由一种外邦文字构成,乃是一则前人所写下的亲身故事。”

“一个故事?”

站在张翠山身旁的殷素素,若有所思的嘀咕了一句,女人特有的好奇心已被完全的提了起来。

张无忌、殷离、殷立三个小屁孩,也像听故事一般,把三双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了殷扬的脸上。

“这个,说来可就话长了……”

殷扬起了个头,便讲起那个遥远的,“说来话长”的故事来:

“话说,北宋年间,有一位姓萧的契丹武士带着妻儿家小回家探亲。路过雁门关外……”

一件故旧往事,被口才极佳的殷扬从容演绎,讲述得绘声绘色。令人恍惚之间,竟好似身如其境一般,随着剧情波折而暗自起伏。殷扬口齿伶俐,言辞便给,说起故事来倒也自然流畅,趣味横生。

因为,不想被人催更的关系,殷扬只挑了些萧氏父子的单场剧情简而叙之。半个时辰以后,这个被他重新加工过的中短篇幅故事,便即讲完。

众听众,尤自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张翠山听闻这块黝黑大石上的字刻,竟然是那位名叫萧远山的奇人,以其赤手人力所为,不禁对此人一身精湛无比的神功深深叹服。后来,待听到这位前辈蒙受大冤大恨,三十月年始终密潜少林、偷练少林武学,又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此非君子之道。

倒是本来魔教出身的殷素素,很是赞叹于其人的含苦隐忍和杀伐果决。

至于,另外三小,自是完全把这当成是带有暴力成分的惊险故事来听。“哎!”、“呀!”、“啊!”、“哦!”的惊叹声叫唤个不停,把殷扬衬托得简直就像是个说书先生似的,却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参观完他的书房,殷扬又带着一众游客,来到了武厂最前边的宽阔广场。张翠山和殷素素兴致忽起,两相半真半假、似真似假的交起手来。那种亲热的眼神、灵犀的微笑,让殷扬观看得大感肉麻。

殷小离同学最喜热闹,见着有人动手,哪还按捺得住她那小性子。立刻也与弟弟和表哥动起手来。

殷离姐弟早已开始学武,基础的拳脚招式及轻功身法,都是由父亲殷野王亲自教授。偶尔,闲下来的殷扬也会客串几次教练的角色。是以,这对姐弟俩看似花拳秀腿的小巧功夫,真放在同龄人里比较,也算相当不差的了。

而可怜的张无忌,虽被他的义父谢逊,灌输了一脑门子拳经要旨、高深法门,可真正打起架来,也只有泛海回归之时,承老爸张翠山忙里偷闲教给他的一路武当入门长拳,勉强拿得出手。

所以,暂时来说,三小中原本年龄最大的他,反倒成了最为弱小的一个。再加上,殷立又一向畏姐如虎,不敢跟殷离拆招,小拳头自然而然地就往小表哥的身上招呼。

殷离开始打得起劲,这拍一下,那甩一招的忙活个不停。待过了一会儿,却忽地发现,殷立和张无忌二人似乎根本就没有理他。只见这两人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就连她向后退出,突然住手的动静都恍若不觉。

殷立身形灵动,左一拳啊右一拳,让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动手,以至比武经验一片空白的张无忌,防御得甚为狼狈。多亏了作为武当基础拳法的武当长拳,以小见大,微具奇妙,才堪堪抵挡得住。

目前的张无忌只会这么一套拳法,当然将这门自己唯一会使的拳招练习得相当纯熟。此刻,未至于迅速的当场落败,一方面是由于殷立人小拳轻,又因现在是较技切磋的关系,手下留情、有所收敛,以至其攻击的力度近乎忽略不计。二,就是张无忌仗着自己的熟练之功了。

旁观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