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页)

天,真是心想事成!

萧弘澄的这个夏天过的心满意足,但萧弘远却过的水深火热,母亲被降了位分,迁入静思殿自省,父皇赐婚,竟然是一个只有空衔儿的县主。既然父皇不爱,他决定自救,想法子甩掉那个对他毫无助力的未婚妻,另谋高门贵女。只是没想到,他自以为完美无缺,没有瑕疵的计划非常莫名其妙的被破掉,真是倒霉透顶。

只是幸好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八月底,圣驾回京,第二日就召见皇二子萧弘远,屏退众人密谈半个时辰,谈些什么无人得知,只是帝都风传,二皇子出宫的时候失魂落魄,脸色灰败,似乎连走路腿都是软的。

连在门口伺候的勤政殿大总管王兴也没敢和二皇子说一句。

形势真是越发值得人掂量了。

未几,大学士李平英致仕,告老还乡,向皇上辞行时,李平英密奏皇上如今朝廷社稷的几大隐患,除了海盗匪患等几条之外,其中更有一条,指储君未立,江山社稷托付未明,并致朝野结党,人心不定,请早立太子,以为国本,方天下安定,群臣齐心,亦为天家骨肉之幸。

群臣闻言,纷纷上本,请立太子!

圣上允之。

熙和二年十月,帝发《册太子恩诏》,言“立嫡立长,继统惟贤”,册立皇后所出长子萧弘澄为皇太子,以固天下之本。皇帝已经多年没有南郊祭天,群臣也有意把册太子大典办得隆重些,于是皇帝在大典前就先斋戒了三日,在册封之日携太子萧弘澄诣南郊告天地,诣太庙告祖先。最后,御林军护卫仪仗浩浩荡荡回到朝元殿,太子着大礼服,在殿中拜受金册和印玺,诣皇帝前八拜谢恩。

当萧弘澄起身离开朝元殿,向宫门外走去时,百官山呼万岁,以贺皇帝。

圣上随即再下恩旨,大赦天下,令各州郡放粥三日,账济饥民,宫中二十五以上宫女均赐金放出,文武官皆赐彩缎,帝都张灯结彩,金吾不禁,同庆三日。

这一年就在这普天同庆的喜事下过去了,大赦天下,不仅仅是明正典刑的囚犯,也有武安侯府在佛堂清心礼佛的侯夫人,以及在静心殿自省的庆嫔。

二皇子三公主都定下了成亲的日子,母亲缺席实在难看,皇上终究还是顾虑到自己儿女的体面。

至于侯夫人,则是侯爷顾念夫人,趁大喜的日子去求了皇太子,原本也算不得什么十分要紧的事,到底还是得了这个体面。

正月后,皇太子与二皇子、三皇子都纳了侧妃,虽说是侧,但也有皇上赐婚的体面,且三位侧妃身份都不低,场面也是十分的热闹。

尤其是皇太子纳侧,几乎有半个帝都都前去贺喜。

周宝璐觉得,她还真是想象不出来萧弘澄与吴侧妃在一起是个什么样子,而且她也鸵鸟似的不去想。

那一日是二月初八,东宫开喜宴,内务府掌一切运作,皇太子初登储位,又得佳人,自然是春风满面,自得意满,连平日里那样面瘫冷峻的容色都变得柔和起来,前来恭贺的大臣勋贵们心中不由的想,皇太子对皇上赐的这位侧妃很满意啊。

不过想来也是,江南吴氏的嫡女,林阁老的外孙女儿,分量的确足够。今年册太子,林阁老可没有少出力。

对吴月华来说,这一天真是又紧张又兴奋又害怕,皇太子……这一个头衔就代表了一切,尊贵、荣耀、权力、她的夫君是一个将要踏上天下至尊之位的男人,其他的一切,在这一点面前都黯然失色,俊美的容颜只是锦上添花,侧妃也并不是什么障碍,外祖父说的清楚,皇太子登基后,除了皇后母仪天下,宫中四妃都是正一品,辅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

而宫中妃位与家族互相依存,家族为皇上奉献他们的忠诚,便赏以爵位,封以妃位,这才是根本!

外祖父再三教导吴月华,当今皇太子天纵英才,又得皇上亲手教导,通明洞达,尤擅掌控人心,在皇太子跟前伺候,切忌自作聪明,玩弄手段,要一心一意侍奉皇太子,不该动的心思不动,皇太子叫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只要忠诚恭谨,照着皇太子的心思做事,皇太子自然不会辜负你。

最后,外祖父跟她说:“你虽然最早进宫,但位分如此,其实是一人之下而已,太子妃进宫后,你只管照着皇太子的心思伺候,自有你的好处。你放心,有外祖父在这里,只要你没有做错事,绝不会落得没下场。”

前面的教导,吴月华都还明白,可后面这句话,她琢磨了好几日也没有想透,但外祖父特意放在最后来说,想来定然有他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