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我等据实上报,孔大人也从善如流举荐了天行兄,你现在落户东莱郡,刺史大人安能不用?”

青州兵可是三国几大兵种中的强力步兵,并且人数广大,最后为曹操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现在这个刺史号称率领精兵见到黄巾便逃的超级主帅,后来更是被各个割据君主给折腾,最后还被田楷把刺史职务都给弄走了。

陈默并不清楚这些,他能够记得的也就是那些有名气的武将谋士,对政客们他几乎就是一概不清楚,听得赵素分析,他恍然明白这清流士大夫们虽然看不起武将,可一旦有事还得利用,而他现在就是那个焦和准备利用的工具。

当工具,陈默可从未想过,他不会为任何人卖命,唯有利用一切机会方可完成他的三大任务,不过这位相交不过数日的县令大人能够帮助他,外加孔融力荐,陈默倒是略微感动了一下。

当晚的北海国太守府,与孔融见礼后陈默也只是稍稍打量了一下这个孔丘后人,相貌并不出众可性格比较随和的孔融便与大家交谈起来,当陈默受命接管不过一营兵马的郡国兵后,孔融这才面色沉重地说道:

“陈都尉,你的官印绶带和盔甲战马随和便到,不过我提醒你一下,你虽然武功高强,郡兵们也十分勇猛,可这一营人马要护佑整个北海国与东莱郡,这上上下下接近数十股山贼悍匪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陈默微微点头,这剿匪不和正规作战相同,一千郡兵若是分散各处,定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聚集在一起却又难以对付那些四处流窜的山贼强盗。

“太守大人,陈默来之前已经算过,留军在一地绝对无法剿灭众匪,分兵太多却又有害无益,所以我想征募一名本地的人作为从事,我想有他帮忙定会容易许多。”陈默摸了摸下巴沉声说道。

“何人值得陈都尉如此看重?”孔融好奇的问道。

第三百三十五章征募太史慈

孔融好奇询问,陈默也坦然说道:

“这些日子我四处瞎转,听闻黄县城外有一太史慈,这人年方十六却弓马娴熟,据说他的武艺不凡待人耿直,加之他对东莱一带深为熟悉,若有他在,我让他在北海国驻守,而我前往东莱郡剿匪,这样一来练兵驻防皆可。”

太史慈还很年轻,陈默也的确打听过他,原本陈默想等两年再用太史慈,想了下他手下无大将的话以后将独木难支,太史慈原本并不是统帅之将,却可以守城练兵当先锋,何况他武功不凡又重信义,带着他四处出征更是最佳人选。

孔融等人哪知才十六岁的太史慈是猛将,听到陈默所言也自认为他需要自己的人手,陈默统兵数十万之时已经习得用人之道,四十多万绿旗兵他都能收拾得妥妥帖帖无比忠诚,更何况在即将出现乱世的汉末时期。

“你可便宜行事,到时候报与我知便可,这郡兵的从事营官你还是能够安排的,希望你不负刺史大人与我的期望便可。”孔融用手捋了一下长须点头说道。

交代完成北海与东莱的军务,孔融便邀请陈默与赵素参加酒宴,再次看到潲水酒和乱炖的大块肉,陈默也只能笑容满面的接受这样的生活,不过他打算自己有了家之后,最好还是自己弄吃食舒坦点。

酒后果不出陈默等人所料,孔融便邀请陈默弹奏一曲,在座的皆是北海国的郡丞、主薄、督邮和各掾吏,还有部分与孔融私交不错的世家大豪皆在。

陈默一曲笑傲江湖,有情有义之人听得垂目回想,逍遥自在者听得更是心旷神怡,就算是那些求财求权求利者。得闻此曲依旧是感慨不已。

陈默绝顶的琴艺加上绝代的乐曲,一时间让在场之人听得如痴如醉,他没有什么求知音的想法,自从离开笑傲世界,他的琴少有弹奏,为的只是避免想起任盈盈那双带着幽怨的大眼睛。

太守府出来陈默便接管城外驻扎的郡兵。看着远比绿营兵彪悍的青州儿郎,陈默迅速将营官部曲佐官召集而来,按照他的要求训练数日后,他便带着一队士兵前往黄县。

这一日黄县城外,一条小河边旁陈默正勒马看向南方,在数里外一个十几丈独立的山丘显得十分明显,他指了指哪儿便对这黄县本地的一名军士问道:

“哪儿是不是叫乾山?”

“大人说得不错,哪儿便是乾山,这条河叫洋沟。小时候我也经常到此玩,你说那太史慈我们可是看着他长大的,只可惜他自幼无父,全靠他母亲教导。”军士点头说道。

随着军士走到一处不大的房屋,在房屋前后都种着些许蔬菜,一个四十出头却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