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页)

的林彪同志还是一个只有三十一岁的雄心勃勃的年轻师长。此时他的精神境界和欲望尚未受到政治权力的诱惑和挑战,路线斗争的风暴距离将军尚远,他的野心只是同日本人来一次正面碰撞,打个一鸣惊人的大胜仗,因为这一仗不仅仅关系他个人或者第一一五师的名誉,同时它也将向全国全世界宣告:共产党军队有力量粉碎那个来自东海岛国的帝国主义神话。平型关坐落在北岳恒山余脉之颠,南接五台山群峰,山峦重叠,地势险要,它是华北平原进人山西的门户,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七·七事变〃之后,华北日军兵分两路大举进犯山西;北路蒙疆兵团从张家口进攻大同,东路由号称〃常胜之师〃的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从河北蔚县直趋广灵、灵丘,试图一举封锁晋北,达到会攻太原的目的。从整个北方战场形势来看,河北大部失守之后,山西的战略位置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果日军攻破山西,然后强渡黄河沿八百里秦川进人四川、云南和贵州,南京政府将被切断后路束手待毙。这条路线正好是七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的进攻路线。

山西第二战区紧急调集六个集团军三十万部队进人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及忻口地区进行防御,平型关正好处在敌人第五师团攻击的中央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平型关一带皆是绵延数十里的高山大壑,中央军和晋军共有三个主力师又一个独立旅已经布防在广灵、浑源、灵丘一线与日军激战,因此平型关四周到处响彻隆隆的枪炮声。正是在这种激战氛围的掩护下,擅长游击战运动战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进入平型关下的西桥沟,在敌人必经之路的两侧山头设下埋伏圈。枪炮都穿上伪装,骡马戴上辔口,万余名八路军官兵伏在阵地上一动不动,把灰布军装同岩石和草木的颜色融为一体。天色大亮起来,林彪看看手表,时针己经指向早晨五点。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焦急地察看隘口下面那条渐渐显露的狭窄公路,和远处灵丘县城的敌人动静。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虽然身经百战的八路军指挥官表面不动声色,但是他的的心分明还是感受到一种强大压力的无形挤压,因为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责任,更来自率师入背后的一连串特急电报。

电报均来自延安总部。

〃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红军此时是支队的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要避免在战争初期阶段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在目前是毫无结果可言的。目前情况与过去国内战争根本不同,不能回想过去的味道,还要在目前照样做。〃

电文传达的警戒意义十分清楚,党中央不赞成第一一五师进行消耗实力的正规战。八路军的任务应当是挺进敌后开辟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而任何企图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想法和举动都是错误的和与上述方针背道而驰的。洛川会议并没有完全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当第一一五师作为八路军主力和先遣队率先开赴山西时,身为这支面貌一新的共产党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林彪的内心重新充满打个大胜仗以张扬国威军威的强烈愿望。如果第一一五师在全国人民殷切期望众目睽睽之下却无所作为,他林彪或者说八路军怎样解释自己的神圣使命呢?难过八路军同那些无能的中央军地方军阀一样抵挡不住日本人的正面进攻吗?译电员脚跟一碰,又送来一份中共中央北方局转来的延安急电。

“……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华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争如失败,我们须负严重的责任……〃

电报署名中央主席。电报口气之严重,前所未有。

林彪又开始原地走动。不难想象,此刻的林彪同志无疑被推上军人和政治家的十字路口上徘徊。在林师长被种种利益层层包裹的灵魂深处,军人的职业荣誉与政治家的个人得失正在发生激烈冲突。

参谋长周昆看过电报,他担忧地望望林彪。 〃师长,如果现在撤退部队还来得及,我是否通知担任首攻任务的部队暂缓进入突击阵地?〃

林彪没有答话,却转向副师长聂荣臻和政治部主任罗荣桓问道: 〃八路军总部朱总彭总有指示没有?”

〃电台正在加紧联系。〃罗主任答。

九月中旬,周恩来与朱德、彭德怀共赴山西二战区行营与阎锡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