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2/4页)

四个师加起来还要强一些。

这两个中械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此时已经差不多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不过扬科夫也没有贸然把这两个师派上战场,可以说这是他的杀手锏王牌部队,同时一水儿的中国武器本身也是挺难解释的事情,毕竟现在形式上中国尚未承认西伯利亚和远东两个国家。

所以派往乌拉尔的西伯利亚军,主要还是使用苏制武器的部队的,规模并不算特别巨大,只有三个师,只不过胜在突然,而且马卡舍夫军也无心恋战。

西伯利亚军在秋明州与马卡舍夫军进行了一番争夺,不过马卡舍夫军的抵抗并不是特别坚决,而很显然西伯利亚军有着更为强大的空军力量,西伯利亚军派遣了大批攻击机甚至轰炸机,率先空袭了没有防备的马卡舍夫军,地面部队紧随其后,被空袭打晕了的马卡舍夫军没有怎么好好打就被西伯利亚军包围,最终在逃无可逃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

2月份的西伯利亚尚是天寒地冻,马卡舍夫军根本就没有想到西伯利亚军会踩着冰雪攻过来。发动奇袭的西伯利亚军是全机械化的,进军速度非常快,而且前期的侦察工作做得也好,所以冰天雪地并没有阻拦他们的脚步,反而给马卡舍夫军的士兵逃跑带来了麻烦。

另一路西伯利亚军在南面也顺利攻克了库尔干,甚至当地驻守的马卡舍夫军都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投降了。

直到西伯利亚军打到叶卡捷琳堡之外,才算是遇到了硬骨头。马卡舍夫军的精锐部队近卫34摩步师本来奉命要去萨马拉平叛,但是遇上了敌人从背后攻击,只能够再度撤回来跟西伯利亚军对阵。

两军在距离叶卡捷琳堡以东数十公里的扎列奇内进行了一场大战,双方各自出动一个师的部队,在平原上正面交锋。近卫34师背靠着湖泊,摆了一个炮兵阵地,在西伯利亚军还没有接敌的时候发动了数轮比较猛烈的炮击。西伯利亚军不甘示弱,也以火炮进行反击。并且,前线指挥官企图用两线包夹的方式,先吃掉近卫34师的炮兵,但是近卫34师立即出动了坦克部队在冰原上与突击的西伯利亚军进行了较量。

西伯利亚军装甲部队装备的大部分是t…64坦克,而近卫34师则主要是t…64和t…80坦克,数量上西伯利亚军占优,但质量上马卡舍夫军占优。这场交战其实打了个平分秋色,双方都是有了一些损失,不过马卡舍夫军还是完成了战斗目标,将西伯利亚人挡在叶卡捷琳堡之外,而继之前的狂飙突进之后,西伯利亚军终于不得不重新进行休整,放弃了速战速决拿下叶卡捷琳堡的企图。

已经重新夺回萨马拉的马卡舍夫是又惊又怒,他先是被自己的属下反叛,然后扬科夫那个阴险的家伙居然在背后偷袭自己,甚至短短时间内就打到了叶卡捷琳堡,要不是近卫34师殊死搏斗,恐怕现在亚洲部分的土地全都被扬科夫夺取了。

不过,马卡舍夫似乎是霉运当头了,坏事一件接着一件。当他刚为西伯利亚军被阻挡并停止进军松了一口气时,列奥波德也带来了新的消息——得知兵变失败,叶利钦和格拉乔夫仍旧不依不饶,甚至抽调原本用来对付车臣的俄军从伏尔加格勒沿着伏尔加母亲河向东北,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趁着马卡舍夫手中军力大为折损而用武力将马卡舍夫击倒。

马卡舍夫甚至怀疑叶利钦跟扬科夫是串通好了的,一方煽动叛乱,另一方用军队掩护,然后形成两面夹击的合围局势,将自己完全吃掉。不过列奥波德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叶利钦和扬科夫根本就没有合作的基础,他们两人势同水火,就算是瓜分伏尔加…乌拉尔都不行,因为对方得到的越多,自己就越危险。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巧合。”

马卡舍夫就算知道是巧合,也是心急如焚,他道:“我们的东边是扬科夫的军队,我们的西边是叶利钦的军队,而我们手中的力量已经削弱太多,虽然萨芬旅的存在让我很有底气,可是其他部队越打越少,仍旧使我忧心,列奥波德同志,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列奥波德想了一想,道:“两线作战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尤其是这次的兵变折损了司令你两个完整的师,无论是叶利钦还是扬科夫,力量都远超过我们。可是我们并不是一点生机都没有的。因为正如我之前所说,无论是扬科夫还是叶利钦都不愿意看到对方的壮大,所以他们在攻击我们这一点上虽然有同样的心思,却很难达成协作。

如果我没有料错,其实扬科夫攻击我们,是为了秋明的油,是为了更多的土地,这一点其实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建立开始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