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2/4页)

供,一部分主力工程师也由红警工程师担任,第一座这种类型的发电厂在1985年末以及建成投产了,当时齐一鸣还在处理有关韩国事件的后续,没有前往参观,这一次在受平太宗的嘱托后,他亲自来到了建在鲁西北某地新电厂。

电力部门是个大利益联合体,水泼不进、针插不入,好在齐一鸣是纯粹的技术提供方,并没有去瓜分电力的一点利益,甚至连工程师的车旅费都没让他们掏,所以电力上的大小头头们都看齐一鸣比较亲切。

在一众齐一鸣连名字都没记住的领导们的陪同下,齐一鸣还是第一次像是中央来的首长一样视察了一遍国家电网搞的这个电厂。

“我们的新电厂完全采用了国家提供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装机容量甚至相当于我们这边十几个大小电厂的总和,而且遵循国家环境友好型生产的方针,实现了低排放、低污染……”

齐一鸣听得耳朵嗡嗡的,这一套没有营养的什么官式言论他听得很没有意思,不过厂房之中那巨大的电机还是让他产生了不少兴趣,因为是直接来自基地的产物,所以看上去比起其他的设备显得先进得多,最起码外型上就比仍旧是傻大黑粗的其他配套设备好不少。

齐一鸣随口问:“技术验收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新电厂什么时候搞?”

一位领导抢着答道:“我们的2号厂和3号厂已经开始投建了,因为国家给予的金融支持,我们今年一年,要全力在全国范围内再兴建30个这样的新电厂。倒是电厂投产得比较快,不过电网建设还是除了一些问题,可能会造成有电没法往外送的尴尬局面,我们电力部门已经动员起来,要再打一场电力发展的大会战。”

“大会战”是天朝举国体制下的产物,当年不少重大工程都是这么搞出来的,体现了本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过在这些年已经不怎么提这个事情了,小处着力反而更多一些。结果在齐一鸣横空出世后,给不少人带来了希望,于是有一部分人就雄心勃勃地想要复兴这种会战体制,非常典型的就是重工业行业,齐一鸣定期提供的一批工程师以及设备,被利用起来,然后上头就会发出限期搞定的行政性目标,下面人就不得不热火朝天地进行猛拼猛干。

有一位领导这时候又感叹道:“虽然技术很好,但是咱们国家毕竟太大了,一年三十座新电厂,国家仍旧有十分庞大的电力缺口,工业用电还好说一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器,我们判断以后生活用电很可能赶上来,给我们电力造成更大的负荷啊。”

齐一鸣笑了,道:“你可不能因为群众要用冰箱、空调而不给他们送电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建设四化的重要标准,小平同志的讲话里明确提到的东西,既然需求在那里,就只能加快建设力度了,虽然昂首阔步进入**这话可能显得左倾了,但是昂首阔步进入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倒是没有太大问题。电力上的同志还是要做好思想准备的,电力跟不上直接制约我国的发展,你们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燃料啊。”

这不是什么好比喻,但是一群大小头目们也知道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火电的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这些产煤的地区的,而经济发达南方沿海一带就比较麻烦了。电力部门倒是有在安排福建东南一带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建立一些小型的水电站,从山西经极大铁路干线出来的煤炭也能接济一下这些地区。而齐一鸣为其安排的主力发电厂则是苏军的磁能发电厂了。

红警中的苏军一直以特斯拉技术引以为傲,不仅有着磁暴线圈这类攻击性武器,而且电力也是靠磁能提供的。按照齐一鸣原本的时间线,磁能发电仍旧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甚至说这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或者没有开发价值的都有,不过在红警基地中,虽然装机容量比不上普通的盟军火电,但一个大集群式的磁电厂同样可以提供大量的能源,并且造成的污染近乎于无。而一旦开始运营,几乎没有什么太多需要的燃料。

对于天朝而言,发展磁电是具有最大优势的。那就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稀土产地,中国出产大量的如钕铁硼一类永磁铁,这些都是建造磁电厂的重要原料。实际上以现阶段甚至三十年后人类的科技能力,齐一鸣认为都是不可能掌握大型的永磁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的,但基地恰恰能够为齐一鸣提供这些设备。

与盟军火电发展不同的路线,齐一鸣没心思把磁电厂交给国家电力的人掌管,他们一不可能掌握其中的技术奥妙,二还存在泄密的危险,所以齐一鸣打算将这部分发电工程交给自己手下的人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